上大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院长郑涵谈和谐社会与“和”文化
|
【主持人的话】 在新春佳节之际,人们以吉祥如意为象征,同祈年,庆贺,娱乐,浑然天成,无不融汇了在中华文明中一个最具感召力的字——“和”。“和”文化在神州大地上是如何成形的?是如何在历代圣人贤士的薪传中不断发扬光大的?为什么“和”文化会成为中华民族得以生存繁衍的核心精华之所在?“和”文化的精粹在民间民俗中有哪些体现?“和”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展现着哪些魅力? 【嘉宾介绍】 郑涵,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系主任,中外传媒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聊天实录】 |
[主持人]: 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再次收看由东方网为您带来的在线视频直播节目,大家上午好!
春节长假刚刚过去,人们合家团聚,敬天地,祭祖宗,访亲朋,会好友,总合起来的心愿就是祈望在新的一年里国家进步、社会和睦、生活富足,而这一切美好的愿望无不融会在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最具感召力的字——“和”。
“和”文化在神州大地上是如何起源和传承的?“和”文化又在当代生活中展现着怎样的魅力?我们今天非常高兴的邀请到了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院长郑函先生做客我们的“致公说事”节目,与网友朋友们一同来聊一聊中华民族特有的“和”文化,郑院长您好!
[嘉宾郑涵]: 您好。
[主持人]: 在节目开始之前也要提醒一下各位网友朋友们,如果对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感兴趣,或者是有任何疑问的话,也可以在线提交您的问题到我们的互动平台上,我们会尽可能的整理出来,请郑院长为您解答。
郑院长,我们刚才提到春节长假刚刚过去,首先我想问问您这个春节是怎么过的?
[嘉宾郑涵]: 春节期间,在杭州我朋友那里过了几天,他们有一个习俗,新房子要先“暖房”,实际上在西方也有这个习俗的。 另外,回到上海后,除了访亲会友,就是在家读闲书。
[主持人]: 其实一提到春节,大家心中就会跳出几个关健词:放烟火、团圆饭、看春晚、过长假等等,那么我们中国的传统春节中融会了哪些“和”文化?
[嘉宾郑涵]: 在我们传统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恐怕就是天人合一了。首先,要祭神,祭祖,以保持人和天地神灵之间的和谐。另外,就是家庭成员团圆守岁。在这个春节当中,要拜望老师和亲友,这是一定要去拜访的。现在社会有点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春节前夕,要祭灶神,还要大扫除,也就是所谓扫尘习俗。除此之外,家庭团圆,吃年夜饭前,一定要拜祭祖宗。一般来说,初一,首先要去拜访老师,然后再去看望朋友。这里存在人伦秩序,要按照亲疏、轻重等关系进行。现在,我们住在城市里,亲朋好友不仅众多,而且许多散居全国或世界各地,流行发短信,短信特别多。
[主持人]: 好像人际团聚变得少了。
[嘉宾郑涵]: 是的,我的老师定居澳洲,我节前通过电子邮件拜年。现在,我们所收到的短信很多是现成下载的,内容上往往也少了许多传统的礼数。以前,短信前面要有称呼,最后要有署名。现在,很多是群发网上现成的贺词。
[主持人]: 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春节,“和”文化的精粹在民间民俗中还有哪些方面的体现呢?
[嘉宾郑涵]: 我们中国传统的节目大多与祭神有关,重视天人谐和,仪式化程度很高,贯穿许多象征活动,诸如清明节、端午节。另外,我们在生活当中,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很有讲究,有一套礼仪习俗,对长辈怎么样,对平辈怎么样,对下级怎么样,都存在规矩。在一个大家庭里面,早上起来首先要向父母请安,然后干其他事情。民国初年,鲁迅在北平生活工作,买点心回家后,一定是先孝敬母亲,然后再让妻子挑选。如果没有传统礼数,人与人之间比较难相处。
[主持人]: 事实上,现在您要是问我对于中华民族“和”文化最具象的一个画面,我的第一反应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场震撼人心的千人“和字舞”——一个“和”字,荏苒千年,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和谐观,相信您对这一幕一定也是深有感触。
[嘉宾郑涵]: 我是看电视,印象很深,包括世博会的开幕式,记忆深刻。
[主持人]: 汉字的数量浩如烟海,内容博大精深,为什么说“和”字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繁衍的核心精华?
[嘉宾郑涵]: 一般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有个基本秩序,叫“天、地、君、亲、师”。在古代,人和天地同处一个系统,其下有所谓君臣、父子、长幼、亲疏、男女等关系。家庭里面秩序井然,社会秩序严格,而且家国同构,家为基础,国统领家,两者对位对应,彼此涵化。因此,传统中国把家庭和社会协调在一起了。还有一个是“师”,就是你的师长,你的老师。在中国传统科举社会里,在阶层流动和社会整合过程中,“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强调等级秩序的前提下,每个结构之间一定要彼此和谐,在社会上,你的上级爱你,而你要尊重上级;你在家庭里,父母爱子女,子女则要孝顺父母,还有所谓悌。
[主持人]: 中国这个社会是人伦秩序非常讲究的?
[嘉宾郑涵]: 是的,至少在传统社会是把人伦秩序放在第一位的。人伦秩序是一个永恒的结构。在社会当中,人总是社会的存在,这就需要某种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方式。第二个问题,从传统社会来讲,当代中国毕竟是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延续,所以要完全脱离传统社会,这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人在历史当中,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另一方面当然要有所创新。
[主持人]: 互联网上的网友说,中西方有文化差异,折射出不同的和谐观。
[嘉宾郑涵]: 从传统来讲,中国和西方差异很大。中国社会首先要讲家庭秩序,同时要强调国家政治秩序。在家庭生活当中,要根据血缘关系安排秩序。在国家生活当中,要尊重权威,一方面上下关系井然;另一方面上级要爱护下级,下级也要尊从上级。西方从近代以来,尤其是17世纪以来,基本特点是个人权利本位,一切要通过契约,权威源于契约,上下、尊卑等也可以由此逆转,但是,这在传统中国不行,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因此在传统上非常不同。当代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从我们中国理念上来讲,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当然,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社会秩序成为重中之重。
[主持人]: 所以一切和谐的元素要在秩序里面完成。
[嘉宾郑涵]: 是的。例如,这些年,中国政府和社会重视发展非政府组织,但一定是在政府引导下发展非政府组织。在西方,这更多的是社会自治问题。如果在中国也如此而为,恐怕社会不一定能够适应。
[主持人]: 所以和谐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有很多工作要做。
提到了北京奥运会就不得不提到上海世博会,这两届在中国举办的盛会是每一位国人的自豪,想请问一下郑院长有没有亲自去过世博园区?
[嘉宾郑涵]: 世博园区我去过两次,都是陪外地来沪开会的同志。第一次是白天去的,我是去一些比较人空的场馆,觉得很好。非洲联合馆,里面除了一些现代饰品之外,更多的是传统东西。我过去到过北非,很多东西世博非洲联合馆里都有。另外一次是晚上去的,非常壮丽辉煌,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
[主持人]: 请问您对上海世博会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嘉宾郑涵]: 最深刻的画面不是我亲眼目睹,我是看电视,世博会的烟火晚会。世博闭幕式也印象深刻,庄重朴素,具有理性精神。
[主持人]: 在您看来:上海世博会折射出了哪些“和”文化的魅力?
[嘉宾郑涵]: 在世博会里面,历史与当代、中国与世界交融在一起。世界是能够有欢乐的,世界是可以获得幸福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参加世博会,你会感觉到,一个中国人是处在开放的世界当中。上海浦东世博园区的某些元素可能跟伦敦、纽约、东京等相似。马克思崇尚国际主义,强调自己首先是一个世界公民。在当代中国,中国国民实际上具有世界公民的性质,世博盛会就令人身临其境。通过此次盛会,我觉得,今天的中国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小平同志倡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巨大。当然,今天你仍然是一个中国人,延续着中国文化传统。但是,当今的时代特征是,现代与传统能够交汇在一起,中国与世界能够交融互动。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中国不仅仅在全球化潮流中不断国际化,而且越来越深刻影响世界全球发展秩序及其趋势,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在此历史大潮之中,我们每个实实在在的中国公民愈来愈既是中国的,又是属于世界的。
[主持人]: 世博会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您认为这与“和”文化有哪些共融点?
[嘉宾郑涵]: 在城市发展史上,出现过,并且依然存在一些城市病。过去,我们生活在大家庭中,当然其中有一些消极东西。不过,你在大家庭当中,时时刻刻觉得有人在关爱你,在帮助你。在现代城市中,每个人被固定在小单元里面,更多的是通过电视等媒介与世界发生联系,而不是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亲切交流,所以你会缺少一种被关爱的感觉,容易产生旅途匆匆的孤独感与动荡感。现代城市怎么样使人有在家的感觉,这就需要创造新的城市文化,推进城市变迁,发展许多新东西,包括人际的交流系统与信息的互联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会觉得,一个城市人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单元里面,除了上班,就是回家,通过电视跟世界交往,觉得孤独,日常生活不真实,乃至感觉怪诞。现在,媒介系统有了极大发展,你与世界的交往形态变得多元多样。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正在逐步解决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有了更多“在家”感觉。总的来说,在家之感在当代城市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大大不够。家和社会的关系是一个人获得解放和幸福最重要的关系。比如说,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如果感觉置身于大家庭中,那么你一般会感觉很幸福。中国传统“和”文化根深蒂固地源于以家为基础的家族和谐,因此,在社会整合和延续过程中作用巨大。如果家能够放大到社会当中去,那么你可能工作很辛苦,工资不高,但感觉会很快乐。家不仅仅是一种契约关系,契约有时候带来沉重的东西。如果这个社会完全浸染于商业社会之中,那么你会感觉这不是家。我们怎么样使这个城市发展得像家,更能令人产生在家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这一标语所蕴涵的意义吧。
[主持人]: 我们有一个网友说,浮躁的环境下,年轻人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嘉宾郑涵]: 第一,个人不能脱离在家的感觉,你要寻找“家园”,或者是心灵上的家园,或者实实在在的家园。另外,我们要从儒家传统与道家传统学习一点东西。一个人心中杂念太多,肯定浮躁。做学问,学习,如果心很静,你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快乐的事情,乃至左右逢源。老子所谓的“虚静以待”是很有道理的。就儒家传统来说,如果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了父母很多恩惠,也获得社会很多恩惠,那么就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使人心很广阔。
[主持人]: 想请教一下郑院长:中国的“和”文化最早的起源是什么时期?她又是如何在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中渐渐发展的呢?
[嘉宾郑涵]: 据当代考古研究,原始时代的和文化原初意识形成于2万多年前至公元前3500年之间。依据当时葬礼仪式发掘,中国原始人已经以为可以与亡灵发生交往关系,产生出人神交往方式。商代,人神有时是混沌不清的,地上的王有时是天庭的臣子,有时也就是天帝。战争、狩猎之前,都要处理好天人、人神关系,占卜就是显例。西周时代,天命概念基本上取代上帝概念,天与人的关系秩序井然,史伯和同观则开周代的和文化理性意识之先河。和文化意识内核是所谓天人合一观念,这一观念形成时间远远早于西周,其标志是公元前4500年濮阳西水坡龙虎蚌塑墓葬,属于后冈一期文化。在这个墓葬里面,生死关系及其象征形态不仅秩序和谐,而且错综复杂,龙虎等象征物开启后代神话传说系统,诸如汉代的典籍《山海经》等。西周开始,传统巫术礼仪慢慢世俗化了,愈来愈多地协调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西周礼乐中,传统宗法制度和君权专制融化在歌舞仪式之中,国家政治、宗法伦理、诗歌乐舞融为一体。
[主持人]: 能不能为我们细数一下,历代有哪些圣人贤士对“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嘉宾郑涵]: 较早用文字系统进行表述的,著名的是西周史伯,他讲的是政治,但是,从自然讲起,万事万物彼此不同,而又互相补充,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后面的两个基本线路就是儒家传统和道家传统。孔子继承了殷商尚中贵和的文化传统与春秋时期的中道思想,提出中庸观,主张守中致和,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强调“随时以处中”。老子标举自然和谐的天道观,庄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天和与人和,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和”文化传统两大最重要的源头。
[主持人]: 孔子对“和”文化的梳理做了哪些贡献?
[嘉宾郑涵]: 孔子实际上与《尚书》与《易经》里的想法是相联系的,他受到古代传统的深刻影响。《尚书》尚中贵和。古希腊也有和谐概念,但是,中国和谐概念,很重要的一点是与“守中”紧密相关,这与地域政治发展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样一套传统在于强调社会政治秩序与家庭人伦秩序,并且主张以“和”达到秩序,以秩序实现“和”,严格的秩序呈现为充满人情美感的礼乐制度。孔子继承了这一传统,以日常理性的形式表现其中庸想法。
[主持人]: 应该说:在圣人贤士前赴后继的推动和传承下,“和”文化历经了朝代的更迭延续至今,这不光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同样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您感觉现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将会在这种传统精神的引领下朝什么方向发展?
[嘉宾郑涵]: 自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整个融入世界社会,同时对国际社会发生愈来愈大、愈来愈深刻的影响。这个影响表现在哪里?一是维护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在和平的秩序里面推进发展,这就与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讲的“和”是有关系。孔子就提出了时中观念。社会是发展的,怎么保持中庸的状态,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今天,世界发展首先必须在和平秩序当中进行。当然,和平不是保守,是为了求得发展,促进世界在和平状态下不断创新。中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要提供新的东西给世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诸多地区、各个国家、不同种族与民族以及社群愈来愈多地提供自己的东西给世界。我赞同,全球化的核心概念就是文化多样性。当今,文化多样性应当在理性、平等、公正的秩序中逐步壮大,要在创造性改造过程中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以此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不胜枚举的创新。按照苏秉琦先生的理论,华夏文明就是由“满天星斗”演变汇集而成,各个文化原先彼此隔绝,后来慢慢融合。这个交融过程创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传统文化,但是,基本上是在剑与火的血雨腥风中完成的,西方历史演进亦然。今天就是不一样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命脉之所在。在此历史新潮流之中,为了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就要在创造性改造过程中继承中国传统和文化,促进与保护文化多样性,构建可持续与全面协调的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为世界提供新的东西,与世界人民共同推进全球进步。
[主持人]: 郑院长,您是如何理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公正公平,和谐持续的基本理念?
[嘉宾郑涵]: 锦涛同志提出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题,并且针对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新发展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阐述。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角度来讲,这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典范。就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当今中国亟待迫切面对的严重问题是,怎么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乡与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群体矛盾、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体系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中国社会可持续与全面协调发展,以此更好地实现人民福利,推进国民人的全面发展。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目的与发展方式都是要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从中国实际出发,突出了以人为本,公正公平,和谐持续的基本理念。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有序和平的环境里面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在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并对世界发生愈来愈大影响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愈来愈突出人民权利和需求,视之为政策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这非常至关重要。
[主持人]: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和”文化传承和发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
[嘉宾郑涵]: 这是发展现代社会的伟大传统资源。
[主持人]: 您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应如何建设“和”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也能不断与时俱进?
[嘉宾郑涵]: 首先,从家庭的角度来讲,要思考怎么更好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觉得家庭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第二,从社会层面来讲,要反思怎么进行制度安排,将保障民众社会参与保持社会有序有机结合起来。另外,从社会经济发展来讲,要着力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社会经济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大政府小社会、社会分配合理等等重大问题。还有从文化角度来讲,就是积极推进多元文化协调共荣。国际学界20世纪50年代以前相当低估传统大众文化,其后英国文化学派等将大众文化概念改造成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大家喜欢的文化,以此促进各文化平等交流。网友也提出怎么样看待快餐文化问题,对于当代社会而言,这很重要。我个人觉得,以快餐文化概念谈论流行文化,从文化研究角度来讲,精英色彩相当明显。快餐,肯定质量不怎么好。但是,如果把快餐文化概念换成流行文化概念,这样就比较公平公正。流行文化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各个不同社群在文化领域都应该有平等的话语参与权。
[主持人]: 你刚才说了一个网友的问题,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快餐文化的传统。
郑院长,在您看来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与“和”字相悖的?我们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哪些与“和”字相悖的事物?
[嘉宾郑涵]: 马克思哲学从自觉自由的生命活动出发。自由自觉的人决不唯我独尊。遗憾的是,唯我独尊的现象在社会上还是不少。我们从事教学的人发现,现在年轻学生,不少以自我为中心,这就与和文化相背。另外,现在我们主张低碳生活,就是因为高碳现象很普遍,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多的是索取,而不是创造。还有就是官本位严重的问题,政府也是很关注。官本位了,人民参与就少,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比如,我们这个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所建立的法制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但是,我们不重视法律法规。按照法国近代孟德斯鸠的看法,人的权利是在法律当中生成的。如果社会与个人蔑视法律法规,那么个人权利又如何可能得到保障。与和相悖的突出社会问题还有中国城乡和区域之间所存在的非常大不平衡现象,这也是锦涛同志所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加以克服的大问题。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角度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不和谐问题。
[主持人]: 网友提问,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非常大,有什么方法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扬到世界?
[嘉宾郑涵]: 中国文化要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发扬光大。首先,世界各个文化之间交流要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建立与巩固和平、公平、公正准则。没有这样一个基本认同,各文化富有成果的交流就谈不上。因此,中国应该积极维护和促进各个文化之间和平、公平、公正交流准则。第二,我们要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当中好的东西,并且进行创造性转化,以给世界提供新东西。最近15年左右,国际社会愈来愈重视文化多样性的国策。过去,我们比较强调民族文化政策,现在应该将重心慢慢转到文化多样性政策。怎么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保护和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且为世界提供新的东西,这是值得深思的迫切问题。如果你不能为世界提供新东西,你就很难被世界所接受。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如果中国文化在某一个空间处于比较弱势的状况,那么社会、政府、个人就应该予以保护,积极加以推进。
[主持人]: 我们都说: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也不要遗忘了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传递者,呼唤“和”文化,传承“和”文化。
好的,今天非常感谢郑院长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与广大网友开展交流,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节目的视频部分就要告一个段落了,下面我们进入文字部分来回答网友的提问。
[网友489556]问: [93]怎样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和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多想一点办法
[嘉宾郑涵]: 我在1987、88年开始参与上海市委市府思想文化宣传部门的文化政策研究。我发现,从上海整个文化思想宣传部门来讲,政府做了不少事情。比如说,在各个社区建设了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中心,问题是怎么样组织社区民众利用文化设施更好地开展文化活动,这方面还是比较弱。从社区文化角度来讲,硬件设备建设不少,但是,社区民众参加度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以要做。
自从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制订以后,20世纪90 年代初到90年代末期,我们完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在这个方面,商业性硬件开发也不少。但是,从刺激人民文化消费角度来讲,尽管做了有一些事情,诸如老年人廉价观看电影制度,但是,并不算多。是否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文化消费券制度,以此促进大家对于文化的参与度,这非常重要。
另外,现在上海市各级政府文化投入渠道也不少,比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上海文化基金会等。但是,这些资金如何更好地向弱势群体倾斜,向大机构之外人员倾斜,就是一个重大政策问题。比如,大学生搞影视创造,他们缺少钱,能否予以更多资助。现在能申请到经费的,往往是大的文化组织及其人员,而其他文化创意者机会就很少。实际上,属于社会比较边缘的文化创意群体是整个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大发展最深厚的沃土,国际社会情况亦然。怎么支持目前比较弱势的、民间的文化创意群体与个体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这是一个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上海有很多文化园区,这些园区办到后来,更多的是广告公司、设计公司,餐饮业等商业性机构入驻,原来那些民间的底层的艺术家就要退出来。但是,从上海文化艺术潮流发展来讲,这些基层的、边缘性的,或者说是比较弱势的文化创意群体与个人,恰恰引领了上海文化发展潮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文化创意发展的历史也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遗憾的是,现在文化园区一旦商业化以后,底层的民间文化创意人群就不得不纷纷退出,最近威海路文化创意园区就再次重复了这一现象。在此方面,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些有益经验。比如说,在伦敦,某些地区政府的房产就是廉价供应给那些出不起高租金的艺术家。你现在不赚钱,还在创业阶段,政府资助你,一旦你发财了,对不起,你就不能再享受廉租房了。
[网友222838]问: [67]复旦大学有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大学有影视艺术学院,两者在专业上都有什么区别?
[嘉宾郑涵]: 复旦大学下面有一个视觉艺术学院,影视、电影专业等都有。我有一个学生从法国回来,也在那里教书。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主要设四个系,一个是影视艺术系,偏重于电影和电视编导,从事纪录片制作的人员居多,现在电影也拍摄了一些;第二个是影视工程系,主要是做后期制作,前身是上海科技大学的电子工程系,也有十几年历史了;还有一个是广告系;第四个系是新闻传播系,除了平面媒体以外,还有广播电视新闻从最近这两年国际国内传媒业发展情况来看,要大力发展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教学,并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前两年,像美国的《纽约时报》等都建立了数字报。因此,怎么在数字界面上进行教学,更加深入地开展数字报刊等新媒体研究,这新闻传播系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这此方面,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我们也在开始尝试这个事情。
[网友892037]问: [72]实际上和谐文化要做到并不难,比如春节期间见面了,相互握个手,问个好,给远方亲朋打个电话,发份贺卡,都在此列。只是有的人想到了,有的人疏忽了。疏忽虽是小事,但是长此以往,却让人感到冷漠,而冷漠很容易向不和谐方向径直发展。嘉宾和主持人不知是否有同感?
[嘉宾郑涵]: 这个问题蛮有意思的。我们讲,中国的“和”文化从学术上来讲是蛮抽象的,存在很多哲学问题,也有许多史学问题要解决。从我们个人角度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网友提出打个电话,问个好,这些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归根结蒂,我们在生活中要能够协调好家庭与朋友的关系,以及个人在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上的关系,恐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对生活是热爱的,因为热爱生活,同时有爱心,和谐才可能有所依据。有的人很热爱生活,同时有爱心。所谓爱心就是懂得彼此相爱,同时你愿意付出。
[网友824390]问: [79]能不能编一本《古今名人话和谐》之类的书,主要反映一些关于和谐的经典语录,给人以警醒、启发?
[嘉宾郑涵]: 这个问题很好。和谐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中国有,在西方也有。古希腊文化很注重研究自然界的和谐问题,其追求社会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方式与中国有所不同。如果从商代甲骨文算起,那么中国和文化发展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了。如果把相关言论汇集起来,倒也是今天社会完善彼此沟通的很重要渠道和方法,我们今天中国人可以借此更好地了解历史,与历史进行对话,进行反思。不过,迄今,我还没有看到这样一本大作。总之,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我们中国人做这样一本书,可以在网络上,群策群力,大家动手做,有几个编辑进行编辑,大家来提供材料。这个文化活动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方式。
[网友549935]问: [8]郑主任如何看待快餐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冲撞和融合?
[嘉宾郑涵]: 这个问题我们刚才也涉及到。首先,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适当反思快餐文化这个用词。我们现在一提快餐文化,实际上包含对这个文化持有贬义,至少有所低看。我记得,20世纪90年代中期,诸如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就曾经刊载文章说,法国人惊呼美国文化在法国太厉害。当时法国餐饮业,所谓美国快餐式服装和饮食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电影方面的情况亦然。实际上,这更多的是精英的看法。如果把这个快餐文化看成是流行文化的话,那么也就不值得过分大惊小怪了。所谓流行,也就是大家喜欢。因此,首先在文化价值判断当中,要能够真正地站在一个公平、公正、中立的立场上来看问题。
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有两种,一种是文化传统,一种是传统文化,前者至今仍然活着。以往,传统文化的话语权往往掌握在专业人士手里,这些人一般对所谓流行的东西有所贬斥,至少不那么欢迎,把流行文化名之为“快餐文化”“大众大众”等,这样的表述方式已经构成文化冲突的前提。因此,我们今天要重新看待文化问题,传统文化,高雅文化,流行文化等等,都应该平等相待。以这样一种心态处理文化交流问题,实际上就为解决文化冲突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在社会现实等级秩序中,文化冲突恐怕主要属于社会问题。如何发展文化,如何协调各个群体在社会发展当中的利益关系,这是解决文化问题的关键所在。文化问题终归还是社会问题。
[主持人]: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节目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郑院长的到来,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