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孙立坚解读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主持人的话】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发电量的回升,制造业信心指数的反弹,贸易出口下降幅度的收窄,以及股市价格的上涨等,都在支撑着人们对中国经济率先结束金融大海啸第二阶段的判断,以及显示出人们对未来第三阶段中国经济全面调整和复苏的期待与信心。中国经济回暖了吗?怎样理解中国股市和楼市的回暖?人民币汇率今后会怎样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意义何在?今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有哪些新的变化?中国经济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
2009年7月16日(周四)10:00--11:00,东方网与上海致公网站联合邀请致公党党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为广大网友解读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聊天现场
【嘉宾简介】
孙立坚,金融学教授,博士,1962年出生于上海,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创新基地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金融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以及比利时鲁汶大学应用经济系客座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孙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比较金融体系,国际金融,实证金融理论和开放宏观经济学。分别多次访问了美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丹麦、荷兰、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地方的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在各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过多次讲演,而且,已经分别主持过教育部十五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和复旦大学金融学科建设项目。2001年荣获复旦大学毕马威教学成果奖。2004年和2006年荣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成果宣传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2004年和2006年获得上海市第七届和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年荣获全国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由于他在学术领域的较深的造诣,所以曾就中国金融改革的诸多问题接受过包括东方卫视、第一财经、新闻综合、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青年报、新闻晨报、国际金融报、东方早报、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日报、全球财经观察、Shanghai Daily、上海金融报、日本NHK、香港文汇报、OECD总部、法新社、时事通讯社和法国世界报等多家媒体的数次采访和约稿。
【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东方网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欣怡,今天我们“致公说事”栏目请到一位金融学的专家到节目当中。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今天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要发布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今天发布会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大家都期待今天的发布会是否可以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已经率先走出金融大海啸的第二阶段。所以,在今天节目当中,就请到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老师来到节目当中,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首先欢迎一下孙教授。
[嘉宾孙立坚]: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这个发布会是很受期待,在我们节目进行当中,发布会也在同步进行,虽然现在暂时我们还不能关注到这个结果,就想请您预测一下,今天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出现呢?
[嘉宾孙立坚]:这几天很多专家和机构都在预估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第二季度经济走势,从现在一些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上看,这次的经济GDP第二季度增长会达到7.4%或者是7.1%,至少是比上一季度6.1%要好。从这个意义来说,像你刚才所讲的一样,我们比其他国家走的稳健,确实有明显的经济复苏迹象。
[主持人]:如果得出了增长的结论,对于现在的意义大不大呢?
[嘉宾孙立坚]:首先这场危机主要是在去年下半年以后形势变得十分严峻了,因为市场信心消失了,原因很简单,在美国,在欧美市场当中,出现了金融机构不愿意把钱放出去了,反而拼命地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的现象,因为要填补自己在危机中形成的巨大的亏损。它钱不放出去以后,企业就拿不到钱,也就无法进行生产,甚至有些企业欠银行的债务也不愿意偿还了,担心下一季度若从银行中借不到钱自己怎么活的问题。另外,欧美市场的消费者因为资金的短缺,尤其是信用透支的额度受到控制以后,限制了自己的消费,整个市场完全冷却下来,在这个时候全世界各国政府都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出现了不愿意消费、不愿意投资的状况。在这个时候,政府出来要把大家对经济看淡的信心重拾起来。所以,GDP的增长以及经济数据的复苏,确实给大家提升信心,这无疑是必需要有的。否则没有好的数据来支撑,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影响到自己的消费,更多人把钱储蓄起来,或者企业更加观望,把该投资的项目放慢投资,等待市场恢复。这一点是不利于经济的快速恢复,所以中国靠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一些经济的指标复苏的节奏加快,其他国家还没有这么好的指标出现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
[主持人]:虽然别的国家经济没有很明显的回升,但中国这几个月开始楼市、股市、车市都非常红火,那您觉得这是一个特例,是一个不太健康、不太正常的情况,还是有依据可循的呢?
[嘉宾孙立坚]:中国最近刺激内需上很有特点,似乎在强调“住行消费”,也就是买房子的人多了,买车的人多了。一种观点认为,住、行消费现在成了国家作为刺激消费的切入口,曾经一度发购物券、消费券,希望大家多消费一点东西。但国家发现发了购物券以后,老百姓拿了购物券买东西,但自己的钱又放银行里去了。为什么现在住、行消费推起来了呢?我们看到房子、车子既可以是老百姓的消费品,同时也是它们的“投资品”,而且,这个投资品的产业链非常长。住房会牵扯到很多行业,建筑业、家具业、装潢业,很多产业都跟着起来。所以,国家也意识到我们能够把房地产健康的扶持起来,效果就会很好。现在首先是沿海城市、一线城市价格先起来,接下来二、三线城市都起来。这当中,我们待会儿会根据公布出来的最新数据再谈一些这方面的问题。当然,住房消费是起来了,但住房的价格也起来了,而这种上涨的态势是不是老百姓承受得了的,或者是国家非常期待的上扬态势呢?这也不见得。因为我们看到危机阶段房子没有出现实质性的价格调整,最多是有价无市。我们看到国家在去年年底40天成就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当初曾经考虑过将房地产纳入振兴方案,但是最后还是考虑到房地产的调整没有到位,甚至房地产的交易规则还要重新制定,要制止过多的炒作、炒楼的现象,所以在这些政策没有到位的时候,物流业振兴计划就替代了房地产的振兴计划。但是国家对房地产推动的进程没有放慢,可以看到现在银行的信贷也出来了,买房的人也开始多起来了,尤其是去年刚性的需求增加了,很多人结婚想买房,但那时房价这么高,大家没有买。但现在看看,一线、二线城市价格都起来了,对未来的价格走势有新的预期,买房的人就多了。刚性的需求再加上一部分投资的需求,这两种需求推高了目前住房的价格。从现在来讲,经济在不太好的情况下,国家是希望看到房子能够有稳健的增长,因为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事实上,这里面有这样的一个关系,也就是直到危机爆发之前,中国还是靠外需,靠出口来支撑经济的增长,现在需要尝试用内需来替代,但住、行消费没有起来之前,并没有看到我们内需有非常大的进展。宏观经济数据当中,今年上半年的前几个月数据都很糟糕,但后来住、行消费起来了,银行的放贷增长速度快起来,再加上股市给大家带来的财富效应,让大家感觉到买房的必要性,因为大家手里都有钱,我要抢别人之前来买房,甚至有些人过多强调通货膨胀,说钱多了肯定要通胀,在通胀之前最好买房。至少我觉得国家以住、行消费的方式推动内需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主持人]:从这个月开始很多报纸和媒体都在讲,现在买房的人越来越着急,原来一直持观望的态度,现在就急了,觉得不买的话以后会越涨越高。那么您觉得真的会这样吗?还是有下降的可能性呢?
[嘉宾孙立坚]:首先我们要判断一下,现在这个住房是怎么推动起来的。当然我们讲在一线城市,它的土地受到了局限性,因此房子的供给肯定不会像以前增长那么快了。所以,供给的数量在这边没有变化,我们就要看需求的数量是多少,通过政策的调整,让那些炒房的人,通过增加对他缴税要求以后,抑制它的需求,而让给真正需要买房的人能够得到价格上可以接受的住房,这种做法也是在供给不增加的情况,解决真正刚性需求人的需求,房价也不会上涨。但问题现在很难做到,我们很难来判断这是投资的住房还是刚性的住房需求。有很多人是两套房,但是有人会分时段去分享两套房给他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感受,于是,你会感觉两套购房者也有真实的需求在里面。于是,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天真正通过住、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是两成人。这两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国家的收入能力非常不均等,贫富分化很严重。现在银行方面都在讲,我们这里的储蓄主要是两成人贡献的,两成人贡献了银行八成的储蓄,而大部分人的储蓄还是有限的,所以二、八现象非常明显。今天要推动住、行消费,就要关注两成人愿不愿意把钱拿出来。现在有一个说法,叫搞“富人经济”来刺激内需,因为靠八成低收入的人来消费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这是一个矛盾的东西。如果今天我们要解决中国八成人的消费问题,还是要让更多的人真正有收入的增长,而不是把真正有钱,能够购买高房价的人局限在两成人身上。但是,需要时间。为了推动现有格局下的住行消费,我们无法对房价抑制过多,对车子膨胀性的增长,也不会抑制的过快,从这个意义上讲,刚性需求买房的人确实要有一个心理准备,房价的调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至少在目前经济不好的情况下,你要让房价做大的调整是比较困难的。
[主持人]:我觉得可能两成的人是把钱拿出来买房子,八成的人如果希望做一些投资的话,大家更多是选择股市。最近发现大家很开心,股市也是很不错,那您对这是怎么看的?
[嘉宾孙立坚]:我们看到现在的股市非常强劲,这是一件好事。但当初也就是去年年末大家还很悲观,我们自己的大小非解禁再加上美国股市的大跌,感觉到中国股市连1600点都扛不住了,后来没有想到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股市随着政府的刺激计划出台,股价在相应的政策利好的板块中出现了明显的回暖,然后其中有一些大盘股带动了指数的上升,而整体指数一上来,大家感觉经济有奔头了,信心来了,所以接下来就是场外资金和场内资金的调整,带动又一批大盘股的上扬。所以,这一点当中,我自己感觉,这次带动股价上扬的驱动力是借政策的题材资金推动了股价的攀升。但是针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大家想一下,中国经济是不是真的出现了非常大的好转,现在我感觉到股市的上扬,是看政府的投资方向往哪个行业投,是这样带动起来了,并没有看到政府投资方向的那个板块,真正实实在在的经济开始出现了好转,比如说我们钢铁业的利润上涨,我们的基建产业出现了很大的增长,但并没有其他非常实在的材料来支撑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只不过在股市中,政府把钱投向的这个方向,这个板块肯定会被炒起来。我就感觉现在是资金带动股市的增长,这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是资金带动股市增长是现在的主基调的话,确实股民们要注意,它是不稳定的,因为没有支撑它的扎实的基本面材料在里面。所以,股民要关心自己的仓位,或者说现在的价格,是不是能够在市场当中持续得了,万一基本面上,或某一行业当中出现问题,或经济并没有像大家预期的那样好转,股市的下挫调整将是非常迅速的。
另外一点,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国经济增长以前的动力在哪里?以前的动力是出口,以前的动力是靠出口拉动的投资,将生产出来的东西借助国外的购买力卖出去。但是现在的结构改变了,经济数据虽然有一些好转,但出口方面的数据还是没有好转,因为周边国家的经济都没有起来。现在经济的好转还是政府替代外需在拉动内需。从这个意义来说,政府推动的经济增长我认为是“输血”的行为,“输血”到一定程度要“造血”,中国自己消费的热点没有起来,我们中国投资过剩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的解决,只不过现在投资过剩的问题,我们都是通过内地经济的扩张来解决沿海城市投资的过剩,用新的投资去解决旧的投资的问题。但归根到底,中国经济的真正繁荣还是要靠内需。现在产能过剩通过向农村扩展以后,是把问题暂时缓解了,当农村,当我们的内地区域的发展到了相对饱和的时候,马上就会暴露出我们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市场在哪里?内需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大,那么未来还是要往外出口维持增长。当然我们要看,如果那时外部经济好了,贸易摩擦的程度稍微小了,情况可能就会好转。当然,该出口时就出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项。但问题是,外部的经济如果并没有转好,贸易摩擦的案例又在激增,那么,这对中国的发展将带来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政府当前采取的救市措施是务实的,即暂时可以用新的投资代替旧的投资,家电下乡等等都可以做,但是它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主持人]:虽然我们不是一个股票的节目,但是要提醒投资者不要盲目投资,还要非常冷静来判断再做一些选择。
接下来我们要讲一下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这也是大家很关注的众说纷纭,那您觉得接下来有什么变化?对于进出口也好,对于百姓的生活也好,有没有一些影响呢?
[嘉宾孙立坚]:昨天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了一个数据,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到2.1万亿。外汇储备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今天在中国大陆外汇换人民币的数量在增加,外汇储备增加代表中国政府拿很多的外汇,而按照1:6.8的汇率会发出很多的人民币。也就意味着当前人民币的需求在增加,因为需求增加才会有外汇进来换人民币。人民币需求增加的话,从理论上讲,人民币进入一个升值的通道,但问题现在我们看到最近人民币没有升值,美元也没有动,欧元也没有大动,最近很有意思这几个月基本上美元都在横盘整理,欧元也是这样。这有很多种讲法,讲八国+五国首脑扩大会议上,大家都同意折腾美元对各国都不利这样的观点,因为大家手里都有很多美元资产。所以,要保持美元稳定,我们靠在美元身上的其他货币也会变得稳定,如果美元不稳定,开始折腾,那么对中国也是不利的。
所以,人民币增值的压力在美元稳定的呼声中,我们又开始缓解了。什么意思呢?在去年年底和今年第一季度,因为大家恐慌,所以大家拼命买美国国债,去规避投资的风险,在市场上造成美元的需求巨大,大家买了美元买国债。所以,美元出现了大家都没有料到的增值走势,虽然美国经济不好,美国金融体系疲软,但美元却十分坚挺。而人民币汇率按道理来讲,是一揽子汇率,并不是光盯着美元,但考虑到我们产品的出口地主要是欧美市场,而且欧美市场的惯例是用美元结算的,我们希望盯着美元以保持汇率的稳定,这样我们企业的成本和汇率风险就减少了。但去年年底开始突然美元升值,于是,我们相对其他国家的货币也跟着升值,这对我国的出口雪上加霜。那个时候中国政府有意识的开始脱钩美元,让人民币贬值,这样相对其他国家货币就没有升值的趋势,国家有意干预外汇市场,让我们出口企业不要受到很大的重创。内需不行,出口企业再下滑,当然影响到就业。但是欧美经济不好,奇怪的是我们的外汇储备又创造了新高,达到了2.1万亿。这当中,除了出口赚了一些外汇以外,我们不能排除热钱换人民币的可能性,外汇到中国市场,拿人民币炒楼市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这样就增加了人民币增值的压力。今天人民币增值的趋势,一个是从我们国家目前还是靠出口导向的国家来看,从外汇储备增长的态势来看,依然存在,当经济复苏以后一定会更加明显。另外一点,当欧美经济不好的时候,很多外资要到中国获得利益,也导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对老百姓来讲,以前我也分析过,老百姓如果在国内的话,你感受不了你货币增值的好处,除非有很多外国代理商把国外的商品拿过来卖。另外一点,老百姓当你走出国门的时候,你就感觉到人民币真好用,旅游成本怎么会变得这么低,甚至当自己的孩子到国外学习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学费的支付上面宽松起来了。所以,人民币开始走出去的时候升值是好事。但我一直讲,人民币增值看上去有这么多的好事情,但问题是人民币的增值是靠什么?靠工资收入,工资增长靠企业,企业盈利是靠把东西卖给国外的。所以,我们还要客观看待人民币增值的问题,短期来讲人民币增值有好处。但从长期来讲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出口型的,企业因为升值失去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影响到百姓的工资收入,没有收入,哪有增值带来的好处?相反,升值会带来虚拟经济泡沫,而泡沫一旦崩溃,损失也是巨大的,因为人民币增值以后,所有的资产估值都增加了。其他国外人的钱跟人民币比起来不值钱,所以就尽量投人民币资产,来换本国的货币。所以,人民币增值,我自己感觉对实体经济是不利的,对消费者来说前期是因为人民币的财富效应给你感觉到好处,但长期以后你的收入受到影响。政府会非常慎重调整人民币的走势,直到今天说人民币要放开,要完全市场化,我们还是非常谨慎盯住这个压力,原因就是出口是我们主要的支柱。最近要开始的中美战略对话,都可能会谈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问题,美国希望不要老是依靠“有竞争力的汇率”去扩大出口,你们也买一点我们美国的东西。这种贸易压力很大的话,可以看到人民币增值的趋势就像2006年贸易摩擦较大环境下的情形一样,人民币会增值的比较快。
[主持人]:提到外汇储备,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有很多人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减持一些美国的国债,防止资产大幅度的缩水,那接下来是不是要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呢?您是怎么看的呢?
[嘉宾孙立坚]:对外汇储备的关心确实是很好的事情。最近我到很多地方讲演,我跟地方企业、政府讲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大家都问到外汇储备的问题,有人提出中国政府既然有这么多外汇储备,你拿在手里干什么?投资也投资不好,去买美国国债,美元可能将来要贬值的,国债价值会减少的,干脆把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算了,这个呼声非常大,而且这个呼声是学者先提出来的。后来我就反复跟大家讲,你不要看外汇储备是国家可以随便支配的财富,实际上国家做不到,这该这么理解,这个外汇储备是哪里来的?简单的说,外汇储备不是我们政府创造出来的,而是企业家出口,是外商到中国搞经营带进来的,这是人家的钱。人家拿外汇到中国来,感觉到用美元不可以,你要让我来解决你的就业,来推动你的经济增长,你要把我的钱换过来,换成人民币,大家要注意,这里是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国政府把老百姓或者说我们企业家已经创造的财富通过汇率的牌价兑换成人民币,也就是这些人民币对应的是,你可以拿人民币去购买中国生产的东西。但是你试想一下,财富没有增加,中国政府再把中国的外汇储备还给老百姓,这就等于对应一笔固定的财富,中央政府发行了两倍的货币,这很显然会造成通货膨胀。而且,全球产品的生产都集中在中国,中国的企业家们已经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得到的外汇换成了自己所需的人民币,政府只是因为老百姓拿美元不方便,跟你换了一下,你又要政府把外汇的钱再给你,这就出现很怪的现象,一个财富对应两次的货币。当然有人说,中国政府返还给我的是美元,不能拿来买中国的东西,而只能买美国的东西。但是,请注意,美国消费的是国外的产品,基本上都以中国的产品为主。所以,你买的东西还是中国生产的,中国整体的生产规模在某一个时间段是一定的,不管放在国外卖还是国内卖,两倍的货币发行就必然会造成全球价格的上涨,通货膨胀。因为不了解,或者很多经济学教授不搞金融学,他可能会感觉到政府手里拿这么多钱干什么,你该发出来。可是,流通的钱应该是和财富的价值一对一的,财富不增加,钱增加肯定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免误解。
第二个问题,今天我们政府手里面的财富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拿人民币的财富跟我们老百姓换成了美元的财富。另一部分,政府通过税收得到的还是人民币的财富,政府拿这些财富干吗?要为我们提供公共的服务,给我们改进环境,改进医疗,甚至给我们穷困的人发一些补贴,让他们生活过的更好一些。但你想一下,如果我们政府外汇财富今天没有用好,它缩水了,你就要记住,我刚才讲的话,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就要跟着这个财富的缩水一起缩水。所以,今天老百姓关心政府的外汇储备怎么用好,这是太对了,这是自己的事情。我以前上课的时候,有些不耐烦的听众会提议,外汇储备的事跟我们少讲一点,跟我们没有关系,但今天你要求政府减税,可政府的财富当中,外汇储备又没有保值好,那么中国政府的减税,就意味着政府解救危机的能力在下降。美国就是因为国库里面没有钱,怎么解决危机,只能发行债权,请人家借他钱来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讲,外汇储备是政府服务百姓的资源之一,我感觉到大家对外汇储备的关心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我们就要考虑外汇储备怎么来用。现在国家有这么几点,一个我们想一想中国是一个工业国家,我们还要解决很多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工业资源是我们最需要的,能不能拿外汇储备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资源价格低的时候买一些资源,比如说原油、铁矿石,买我们投资生产需要的东西。第二个考虑的问题,我们这些外汇储备能不能到国外去投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感觉到老是在我们要买刚才讲的铁矿石、原油的时候,国际市场的价格就会上涨,我们吃了很大的亏。现在我们把生产的源头掌握在手里,将来即使国际市场价格涨了,我们也不担心,我们可以将自己采集的油和矿等卖给国内企业。所以,我们希望拿外汇储备并购一些资源型的企业,现在并购企业成为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亮点。可是,我们注意到,美国政府对资源型的企业保护甚多,不让你并购,而可以让外企并购的都是垃圾的行业,或者让你买美国国债。因为他们会借两国制度的差异为理由,以国家安全为名,不让我们国企去参与并购。所以,现在我们也适当放一些民营企业去并购美国的一些有增长潜力的企业,我们以前觉得民营企业出去会不会有问题,因为我们国家的产权没有界定好,你手里的资金怎么来的,有些经济学讲这是借机资本外逃。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放一些好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呢?反而民营企业出去并购,他们讲的“害怕中国政府国有化美国企业”的道理就没有了。
[嘉宾孙立坚]:第三点,中国要搞一些更宽泛的金融投资。很多人讲抄底,外国的公司很便宜,持股多一点,我们掌握美国金融机构,就等于把我们的金融做强了。不是这样的,你把东西买下来以后,你发现什么都不懂,你把钱给他,他们在那里折腾,最后把你的钱又弄回去了。所以,这个抄底不是我们说抄底就能抄的,关键是抄了以后有没有能力管。
最近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的智慧,对美国巨大的、深不可测的金融投资,我们暂时先躲一躲。而开始去支援非洲、支援周边的一些国家,我们慷慨,我们把外汇储备给他们用,甚至是不计收益的,大家感觉到我们钱是不是太多了不注意“节约”,随便给人家去用。实际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要记住一点,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你自己。今天有一些外国人,他们说你看你们政府都帮助什么国家,都是资源型的国家,尽管他们贫困,但都是资源丰富的贫困国家。他们说将来受到援助的国家,当然会把自己的资源首先让你使用,这是中国在搞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不管他们讲的对不对,至少我感觉到今天中国在使用外汇储备上,眼光更远了,并不是赶快把外汇储备去单纯的借助美国市场去增值,去投资,去大胆的冒险。而是我们需要什么,就投资什么。
另外,很多网民不理解,在这轮危机当中,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上半年美国发行国债的规模当中,我们中国政府买的国债占全世界的比例是半成,新增美国国债的50%是我们购买的。大家一定会想,我们为什么还要借钱给美国。首先刚才讲的2.1万亿的美国国债,实际上美国国债也没有这么多。现在美国国债应该是7440多亿,还有将近5000亿的美元资产是机构资产,剩下7000多亿虽然以美元计价,但有很大一块已经置换出来了,我们已经选择了欧元资产,买了黄金等,但用美元计价算出来是2.1万亿,真正美元的资产是1.2万亿左右,7000多亿是国债,即使7000多亿国债,也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了。但你要注意自己是一个大庄家的时候,你要出货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有买家,因为你是市场最大的持有者,而买家都是分散的,单笔购买量相当有限,如果这些少量需求的人都能抱成团,你卖给他们就可以了。问题是,你要卖国债,他们一看中国这么大的债权国都想跑了,肯定持有美国国债的人就要倒霉了,所以,大家会闻风而动,跟着跑。结果,一旦大庄家出货,羊群效应出现,其他人都跟着跑,倒霉的是庄家,因为它把自己没有跑得了的资产价值都砸下来了,整体还是损失。
所以,今天中国政府非常的务实,就是保持美元的稳定,保证美元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是对全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对全世界经济复苏有好处的。从这个当中,又回到我刚才讲的,非常奇怪,全世界达到了共识,美元的走势非常的稳定,没有出现恐慌性的大幅度上涨,也没有出现因未觉得美国经济疲软我们不愿意在美国投资,想去投资其他国家,而导致大量的美元抛售,去换其他国家的货币的现象。所以,这使得美元稳定,也使得我们的金融体系保持稳定的态势,大家可以安心的进行跨国投资。将来想换美元的时候,价值变化也不大,反过来这种格局也将给中国带来压力,外汇的风险降低的时候,市场就会开始重新选择,哪个国家能赚钱就到哪个国家去,有外汇风险的时候还要考虑,我赚了其他国家的钱美元亏损的话我的海外投资就有风险。所以,至少我们外汇储备选择当中,已经看到我们主基调还不能背离美国,不买美国国债会影响我们以前的储备价值,不管怎么讲,造成这么被动的格局也是因为我们外汇太多了,不得不还要买一些美国国债。但现在也要不能张扬地去调整我们的外汇储备结构。
[主持人]:我们刚才讲的话题是很多人关注的,但对于上海人来说还有一个大家很关注的问题,上海要建设国家金融中心,那您觉得它的意义在哪里呢?
[嘉宾孙立坚]: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提到国家战略了,老百姓都知道在去年年底经济受到重创以前,为上海带来巨大利润的两大行业,一是我们的制造业,即出口加工贸易这一块,另外一块就是金融业、房地产、股票市场的繁荣所创造的利润。危机以后,这两块大的收入一下子没有了,我们出口出不去了,而且上海的出口不是一般贸易,都是附加值比较高的机电类出口。这些东西突然之间卖不动了。另外,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和股市价格一下来以后,这一块的收入减少了。所以,当时国家刺激4万亿的计划当中,给上海的并不是钱,但为了让你挽救这个经济,给上海的是政策,我们看出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作为上海很重要的话题。回到上海国家金融中心的建设,既然上海已经意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国家就给你这个政策,在上海可以先行先试,做大你的金融业,上海也有条件做大,因为依靠着长三角贸易最最集聚,而且制造业最活跃,资源丰富的条件。在这当中,可以把经济规模做大,贸易规模做大,这就带来了很多金融服务的需求。因为我们说做大经济规模以后,必然要有货币的服务在中,因为贸易、航运、保险都要有货币结算。所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搭载在长三角这样的经济活跃区位当中,必然会带来金融服务的增加。
国家给我们的要求,到2020年,一定要把人民币推向国际化。所以,上海跟深圳不一样,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直接跟人民币的国际化挂钩。我们今天为止出口都赚美元,带来了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困难,带来了让老百姓都关心的人民币增值的压力,虽然升值给消费者自己带来好处,但因未出口企业的利润增长受阻,长期来看又不好。所以,干脆我们能否撇开美元,能不能经济的增长是挂靠在人民币财富积累上的。为此,第一点把我们自己的市场做大,还有一点即使跟外国人做交易也用人民币。所以,上海作为中国和世界的窗口,这两点你都应该能够在人民币国际化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上海可以进行先行先试,让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上海以人民币发债,可以发行人民币的股票融资,这些业务都会增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另外一个,国家批准的5个城市开始率先搞人民币的贸易结算业务。这一点给上海的金融业打开了新的服务的窗口。而且看到上海市政府也配合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宏大的建设方案,但另一方面,上海政府也注意到,金融业毕竟是虚拟经济,它要靠实体经济支撑,实体经济不能再搞像以前那样的简单的加工贸易,俞书记和韩市长多次强调上海要有自己先进的装备制造业,要有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将来通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大家自愿地来跟中国人做生意,到那时,我说用人民币结算就用人民币结算。所以,上海要打造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以便让我们人民币国家化的声音更强一些。上海作为长三角的窗口,把中国对外经济往来中人民币走向国际的功能撑起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挑战很大,挑战大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想货币应该是要具备三个职能,缺一个都不行。我们刚才讲了,货币在人们买东西的时候要发挥支付的职能,还有一点,厂家把东西卖给你以后,如果厂家是外国人,拿了人民币就考虑另外的两个问题,首先,他们会担心,不要过了两天你们国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以后我拿的人民币就不值钱了,所以一有这样的担心,外商就会不要人民币,你还是给我拿美元结算。另外,外商还在考虑,我拿了人民币以后,是不是像美元一样,不做实物投资、不搞厂房也可以给我带来人民币的收益,比如说投资金融资产行不行?所以,货币除了结算,还要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但是今天的中国,暂时还做不到。当人民币外国人拿到的时候,让他拿人民币到境内投资,现在利率没有市场化,不能起到保值的作用。另外一点,增值更谈不上,今天外国人不可以随便到国内投资股票、投资房地产,我们还没有开放,汇率也没有自由化,这两个功能都不能做。这样就约束了人家拿人民币的需求了,所以我们现在跟香港合作,你看香港最近出台了很多措施,都是跟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有关,中国政府希望香港能弥补我们大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所出现的两个缺失的功能。比如说允许香港发展人民币债券市场,另外,通过香港来组成更多的QDII的人民币资产的投资。
[嘉宾孙立坚]:只不过这个口子我们只开一个通道,来自香港,而且是专业化投资的,这都是国家既想把人民币推向真正国际化的货币,同时也要考虑到国际化以后不像东亚那样出现金融危机,在全开放的环境中,外国投资者说走就走,我们的外汇储备都没有办法跟他们对冲。所以,我们要考虑安全性,暂时一步一步走,现在先让香港在和上海合作,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当然,大陆消费者也能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购买到更多的与人民币挂靠的外资理财产品,而且,随着人民币道路的开阔这种性质的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多。另外,境外投资者如果越来越多,我们的人民币资产市场的流动性也会明显增加。国外的资金的流入,只要我们市场是健康的话,对市场的发展是有利的。当然,这对于大学生来讲,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被打开了,以前大学生到外资企业都是做加工贸易关联的简单劳动,仅仅做一些简单的翻译,但现在可以做一些高端的金融服务的工作。这一点也是一个好处,也是为中国提升自己的技术含量、积累人才团队打开了一个新的渠道。
[主持人]:可能原来我们觉得国家的货币政策,大家不一定会关心,但现在很多人都在问,现在这一阵子货币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接下来是不是还会更加紧一些?您觉得会怎么样发展呢?
[嘉宾孙立坚]:最近股市连续上扬,而且开始背离全球股市,全球股市即使在调整阶段,我们的市场却照样往上走。股价上扬是不是大家感觉基本面很好,信心十足,纷纷入场的结果?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我们发现这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当中,揭示了一点,也就是我们的M2,这个指标代表大家支付的现金还有回笼到银行的存款,发现回笼过来到银行的资金不得了,增加的很快,都是企业的存款。银行在想,我明明按照国家的产业导向要求把钱贷给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让他们去搞生产,怎么他们不搞生产,把钱又存回到了银行。你看我给你钱你不用,又回到银行的帐号上,我怀疑,甚至你可能把钱也投到了股市,这种可能性已经从银行存款增加释放出了这个信息。所以,大家都认为这个钱是不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从这些指标来看,国家确实应该收紧流动性,既然钱这么多,货币政策从紧看上去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是否很快就会加息。但我想不能这么做,你要考虑到现在政府让企业做项目,刺激它搞生产,它在做,但问题是生产不可能一下子把钱全部用掉,是分批需要用的,一定会出现闲置的资金。关键是政府现在不是通过宏观紧缩的政策把资金收回来,这个资金他需要用,但现在暂时不能用。因为我这一阶段需要的资金只是全部项目资金的一部分,等到第二批项目起来的时候,自然还需要资金。但是当企业暂时有闲置的资金的时候,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当然会有一个冲动,因为他们会认为,闲置的资金太浪费了,而银行的利息又这么低,不如跑到股市里获取更高的收益。所以,国家应该加强对企业存款的管理,诱导它的资金进行实体经济的投资,或者是加强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管理。所以,现在要加强的是监管,而不是调整货币政策。因为我们讲在经济好的时候和经济不好的时候,虽然有时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是一样的,但解决问题的做法却不能一样,现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你突然收紧银根,前期刚刚出现的好的现象,都因为资金没有了以后,马上就不行了。所以,现在这些资金是需要的,当然暂时还不用的建设资金,进入股市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股价下跌建设资金就会缩水。从而贻误我国实体经济复苏的良机。另一方面,对股民也不利,因为,很多企业糟糕的业绩很可能被一时红火的股票投资收益所粉饰。所以要严格管理好建设资金,对财务报告要进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做到这几点就可以约束企业用好钱,如果钱不用到实体经济,财务报表上都可以看出来。另外,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补充说一点,就是在金融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因为美国、欧洲是金融资产定价的国家,如果他们的利息没有往上调,我们贸然率先往上调,游资就会涌入进来。所以,我们要跟国际接轨,美国加息,我们才加息,否则,货币政策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主持人]:最近还有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就是成品油的价格最近又上涨了,这对经济会不会产生一些影响呢?如果真的往上涨,老百姓的压力也会很大的?
[嘉宾孙立坚]:油价上涨的问题又让我想到了2007年的输入型通胀,因为那时国外的油价、铁矿石的涨价,导致了我们国内物价上涨。在目前中国贫富分化问题比较严重的格局下,通胀对穷人来讲,会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的高低问题。我们要强调社会和谐,物价的稳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像发达国家一样,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让收入有限的老百姓自己来扛价格上涨的结果是很困难的,所以,现在政府的价格的管理是符合国情的,因为它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话说回来了,现在油价人家跌了,按道理来说,对老百姓说这是好的现象,但我们却不跌反而涨。我想,这就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当然现在国家实行了油价上涨22天的移动平均的计算方法,通过22天的数据决定我们是不是调整油价,所以,暂时油价不涨并不等于一直不涨。
第二点,大家看一看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时候,中国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国外油价高的时候,国家为了保持物价水平不对老百姓产生冲击的作用,是控制了油价,于是他们是很亏的,亏损很大。今天我们的油供给是由这两家集团在控制,它的亏损你不让它填平的话,也可能将来就不愿意在亏损的时候为大家服务了。在这一点当中,国家利用现在资金旺,大家信心足,股市财富效应有的时候,采取适当的向上调整,让老百姓大家一起分担,去努力挽回两家石油集团前期的亏损。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但是油价如果继续往上走的话,会危及到老百姓生活的质量。不管怎样,因为油价市场没有放开,不是市场化的油价,所以,政府完全有能力把油价再控制回来,只不过现在政府感觉油价的上升能力是目前老百姓可以接受的。当然从老百姓来讲,为什么人家跌你不跌,这个原因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场合把油价上升的道理跟大家讲明白,或者说即使目前是一种补偿机制,你也要讲明白,为什么需要补偿,比如,你可以说,因为前期人家在涨的时候我们没有涨,造成相关企业亏损,今天别人跌的时候,利用大家的承受能力,帮助这些企业弥补前期的损失,它毕竟在人家油价涨的时候,把利益给了消费者,今天适当让利给企业也是应该的,等等。如果不讲,造成官民对立,就会严重影响到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当然中国政府如果把其中的制度调整和建设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大家一定能够承受市场定的油价水平,此时,就应该及时将油价的机制推向市场化,而且应该让民营企业进入炼油、配油和售油的各个环节,形成良性竞争,就不可能出现两家垄断集团想涨就涨的现象。实际上市场竞争的苗头已经在售油环节出现,比如,中石化涨,但中石油已经降价,形成竞争还是非常有利的。
[主持人]:在节目最后新闻发布会已经出来结果了,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按照价格计算同比增长是7.1%。
[嘉宾孙立坚]:一点不错,社会科学院的判断是很正确的,7.1%。而高盛判断是7.4%。
[主持人]:说明国民经济已经回升向好,回升基础需要巩固。
[嘉宾孙立坚]:对,这些闲置的资金是要搞建设的,关键是该建设的钱不要投资股票,该让你搞建设又不搞了,这就是我们担心的实体经济的钱跑到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也就下滑了。
[主持人]:我想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相信大家会越来越有信心。
今天非常高兴请到孙教授来到节目当中聊了一个小时,真是受益匪浅,希望您有机会再来我们聊天室做客。
今天的节目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谢谢孙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