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关于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提案: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是我省赢得后发优势,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通过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和“民营科技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建立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体系,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形成。但据我委调研了解,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

第一,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能力。从总体上看,我省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总体仍然十分欠缺,企业关键技术自给率比较低,有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引进。许多企业过分依赖劳动和资源的比较优势,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缺乏足够重视,只引进而不消化吸收,严重影响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创新主体缺乏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创新体系中研究、开发、中介等机构缺乏衔接、协调和互动,企业之间交流不充分,合作研发深度不够,技术交易规模波动较大。在技术交易方面,2011年,我省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成交金额仅为 13.69 亿元,在全国排名较为靠后;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尽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筹集资金中来自企业的资金数额在不断增多,但比例增加并不明显,说明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仍存在瓶颈,产学研合作研发深度远远不够。

第三,中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匮乏。技术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及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我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环境不完善,创新人才缺乏,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同质现象严重。中小企业获得的科研经费少,创新风险大,风险承担能力差,导致很多中小企业不愿冒风险将资金用于技术创新。

第四,缺乏创新环境。目前,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以及创新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支持,人们往往将自主创新看作是科技部门的事,是生产企业的独立行为,在这种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下,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与热情难以提升。

为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能力,特此建议:

一、实现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再创新的突破。我省地处西南地区,许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欠缺,多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发展企业,忽略了长期的技术创新发展,导致了“重引进轻吸收再创新”问题的出现。因此,必须进一步认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情况,加大对关键技术的吸收及产业化支持力度。有关部门要在重点领域组建若干主体科研机构板块,组织专家根据我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统筹考虑资源、产业、市场、技术等综合发展要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布局、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另外,可适当改变原来对先进技术引进进行补贴的做法,转而以更高地比例补贴先进技术的吸收再创新。

   二、强化公共平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条件保障。要进一步重点支持我省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开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与全省、全国甚至国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结成集群式的战略联盟,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重点试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以项目为主线来组织企业、高校、研究单位三方力量,通过项目牵引有效地组织三方合作,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高新区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作用。高新区享有国家的特殊政策支持,平台作用十分突出,要吸引发展前景好、资金相对不足、对技术需求强的中小企业到高新区发展壮大。可以贵阳高新区为龙头,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积极整合现有开发类科研院所、工业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三、优化创新环境和条件,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要为企业自主创新做好服务,从政策上扶持、支持创新体系中研究、开发、中介和管理等机构的建设,重视加强技术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和机制,在信息、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咨询等方面构建有效的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有关部门不仅要以项目形式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还必须统筹考虑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与企业原始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的系统性衔接和支持,切实改善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形成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形成对自主创新的有效激励。通过进一步落实国家和全省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深化激励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发展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股权和分红权激励改革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区域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从而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激情和活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加快建设工业强省。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