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的重要领军力量,已经常态化介入个人日常生活。互联网改变了时代的传播方式,也为新形势下致公党组织开展宣传工作提供了平台和契机。致公党各级组织历来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笔者将以福建为例,撇开移动媒体带来的新冲击,单从网站建设出发,浅谈地方组织网站建设的困境,并希望借机探索出未来可能的建设方向。
一、 福建致公网站建设现状
福建致公网站成立于2000年,域名:www.fjzg.org一直使用至今,累计点击率超过10万人次。3个市委会和一个县委会建有网站,其中,厦门市委会、晋江市委会是本党最早开展网络宣传的基层组织。网站于2007年和2010年两次进行了改版,目前设置栏目9大块54小项,主页设置了七个主栏目(新闻中心、中央及全国各地要闻区、省内基层组织要闻区、参政议政、海外联谊、自身建设、社会服务),5个专题区(基层组织建设年、组织在线、专题信息、换届专题、政策法规),4个链接区(图片链接、文字链接、新闻网站、政务网站),2个图片横幅区,2个图片滚动区,1个滚动新闻区,1个下载区(电子杂志),1个导航区,1个简介区。
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网站共更新稿件近600篇,其中主要集中在新闻中心199篇,地方动态193篇。浏览人数约为21000人次,平均每篇稿件被浏览35次,这两项较2011年均有所增加。其中新闻中心均55次,地方动态均36次;按照地方市委会浏览情况来看,厦门市委会提供的稿件平均每篇被浏览约56次,而与鼓浪屿支部有关的稿件均被浏览超过100次。
二、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福建省委会的网络宣传和建设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发展的轨道,网络宣传的引领作用和导向功能日益显现,福建致公网站已成为宣传思教工作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党员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其中存在问题依然很深刻,主要表现在:
1、总浏览量较少。福建省致公党员已突破4000人,在省级组织中仅次于广东。不计算外界浏览访问,平均每位党员年均浏览不超过5次。上海致公2008年由东方网承建至今,浏览量突破70万人次,年均超过10万人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党员浏览热情低迷形成鲜明对比。
2、从栏目浏览人数来看,主要集中在新闻中心和地方动态,其他栏目受关注程度不高,40%的稿件被浏览不超过10次。从地方市委会关注程度来看,厦门市委会较为关注网站,其他设区市相对不关注,关注度与供稿量成正比。同一篇关于基层支部报道的稿件,分别报道在地方动态栏目和支部动态,浏览量相差巨大。
3、主页设计过于繁琐,栏目设计冗繁,部分栏目极少更新。版面设计体现的更多是当下对于一种风格、一种时尚的偏爱,但其宗旨不变:服务组织、基层和党员。基于这些,笔者偏好上海致公版面风格,而中国致公和福建致公的版面设计均过于复杂,直观视觉不明朗清晰,重点不突出。
4、网站报道内容多为日常工作动态,总结性经验性稿件极少,尤其缺乏对党员的宣传。福建省委会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各项重大、特色活动的宣传力度,但多是停留在活动报道本身,缺乏深度报道。福建致公2013年调整了信息员队伍,不完全统计,报道稿件超过85%以上为信息员报送,其他党员参与热情不高。
5、福建致公由福建旭瑞祥科技公司提供后台维护和服务保障,日常更新由宣传处信息员负责,无专门网站工作人员。地方组织信息员存在通病是缺乏掌握网站建设技能,多数都没掌握最基本的程序设计等,这些都局限了建设的视野。
三、关于网站建设的思考
2013年4月,宣传处赴各基层市委会调研,听取了对网站建设的意见和建议。10月,陪同致公党中央宣传部到泉州和晋江调研市级网站建设。结合调研中思考与收获,笔者认为:
1、正确认识互联网在未来宣传媒体领域的重大作用。新媒体是一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革命,任何一种媒介,如果受众面日益减少,那它距离消失就不远了。随着大陆地区网民突破5.91亿,一个规模庞大、受知习惯相对成熟的大众面已悄然形成。实现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首先是动员党员积极参与,使网站成为了解组织工作和党内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次是社会自发性参与,使网站成为社会了解致公党的中介;进而是实现中央和地方组织网站互动,使网站宣传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须。
2、在综合条件受限情况下反向思维,破解思维定式。缺乏人力物力的有效支持,日益增长的报道任务和人手不足形成的反差,不应成为制约网站进步的绊脚石。提倡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的思路,假定条件完备制定网站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然后结合现有资源逐步进行完善。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可以对一些新思路进行试验,在不断探索中总结出一条适合地方组织且兼具致公特色的网站发展道路。
3、作为参政党,特别是以侨海为特色的参政党,宣传工作不应满足于现在的内部自娱自乐模式,要通过有效宣传让社会认识到致公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侨海报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作为,不断提高致公党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
四、关于网站建设发展的建议
为发展注入推动力,是理论探索的最终目的和根本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全面总结当前地方组织网站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将一些被大多数地方组织证明切实可行的网站建设思路、运行经验归纳升华。致公党中央应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和《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出适合于中央和地方组织网站建设的意见,用于指导具体实践。
2、下大力气解决一些事关长远、基础性的工作。如何熟悉网络、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是网站信息员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注重加强网络宣传队伍的培训,努力提高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支熟悉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手段、掌握宣传科学和宣传艺术的工作队伍。
3、切实增加网站的可读性、综合性和时效性。要结合网站现有资源和信息员员配置设计版面,从效果上增加版面的吸引力。吸收一批精干力量充实到信息员队伍中,规划一些可读性和综合性兼具的栏目,如开设编辑推荐等栏目,推荐经典文章和党员原创。
4、借助各种场合宣传网站,形成领导思想重视、信息员努力建设、党员热情参与的网站建设格局。
林青华,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