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打造“三型三化”机关 助力党派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作为参政党之一的致公党,凝聚党心、汇集党力,引导和组织广大党员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献智献力的关键,也同样在党、在人。机关是党派运转的传动轴,机关干部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政党形象和工作成效。如何推进机关建设,打造过硬干部队伍,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夯实宗旨意识,打造服务型机关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通过物质起作用,搞好机关建设、推进机关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也是主观意识方面的问题。要狠抓宗旨教育,通过与党员“同观展览、同上党课、同学先进”等方式,深入了解党派的建党宗旨和光辉历程,亲身感受党员的杰出成就和感人事迹,增强党派自豪感和党员崇敬心,从根本上解决对党派和党员的感情问题;同时,通过组织学习讨论等形式,让全体干部职工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固树立“党派就是我们的立足根本,党员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理念,坚决杜绝“党派和党员求我办事”的思想,将“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想方设法为党派出力、为党员服务,自觉摒弃“对党派工作不上心,对党员要求不热心”的现象,打造“党派至上、党员为先”的服务型机关。

二、建立教育机制,打造学习型机关

人才是机关发展的基石,学习是能力提升的动力。要使机关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除严把“进人关”,招徕优秀人才外,还要落实终身教育政策,建立健全岗位教育机制,多管齐下,以学习型机关建设推进机关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具体包括三点:是建立政治学习常态机制,确定周期性固定时间,对中共、我党政治理论、政策方针进行解读和学习,对于国际国内形势和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不断提高机关同志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鉴别力、敏锐性和把握能力,夯实做好各项工作的政治基础。是建立岗位终身学习和关联学习机制,采取集中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和研修,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内容上一方面针对本岗本职工作,不断钻研业务点、梳理流程线、拓宽知识面,全面深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另一方面围绕本岗本职工作,广泛涉猎关联业务甚至交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知彼知己,既便于相互配合,又利于在必要时填补空白和断链。是要建立德育机制,加强勤政、廉政教育,采取“树典型、学先进”等方式,一方面向中共、我党及社会先进典型学习,另一方面向身边人学身边事,在机关营造爱岗敬业、团结友爱、务实创新、风清气正的氛围,不断提升机关干部的道德水平。

三、健全规章制度,打造规范化机关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国策,落实到党派机关,就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落实监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全面、严密、科学的规章制度,思想上难免出现偏差,在行动中更将是人治超越法治,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机关规章制度,一时难以全面铺开的,可以按照重要程度分步骤地对经费使用、政令公开、岗位规范等进行建章立制,做到凡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三分部署,七分落实”,规章再健全、制度再科学,不落实也就变成一纸空文,要实行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落实到人,对于存在问题的,要与年终考评和奖励晋升挂钩;要推行三方监督制,完善党内外监督,由本党党员和兄弟党派同志组成机关作风监督员队伍,对党派重要决策、日常运行和作风情况进行监督,提高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的监督落实,既能约束机关干部的言行,也能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只要遵章守制,虽受非议而不究,虽遭责难而不罚,只有用“法治”逐渐挤掉“人治”残余,才能打造一个风清气正、规范有序的机关。

四、加强督导力度,打造高效化机关

党派机关业务千头万绪、涉及面广,不过大部分工作,对时效的要求要略逊于对质量的要求,通俗说就是“宁可慢,不能错”,但两者都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以精益求精作为磨洋工的借口,要尽量做到用时短、水平高。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要“两腿走路,双手鼓掌”,一方面要求工作者自身认真负责,主动给自己加压,自我提升工作标准,并能掌控工作进度,也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到好之又好、细之又细;另一方面要求上一级领导对工作有全盘考虑和把控,事前进行评估,提出基本执行标准与合理执行周期,事中做好跟进,最好在每一阶段结束前进行提点、督导和验收,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推进工作,避免“返工”。在具体工作中,两者既是执行与监督的关系,也是相互配合的关系,做到职权明确、各司其职,避免上下级权限倾轧的问题。两相作用,既能保证工作质量,对于工作速度也有一个控制,无形中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收到精细化和高效化的效果。这种工作机制、作风的广泛推行、长期坚持,必将打造一个高效化的有为机关。

五、提高保障水平,打造人性化机关

机关是干部们的第二个家,也是服务党员、展示党派精神面貌的前沿阵地,如何能让每位干部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展现热情有礼、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笔者认为,要做到凝心聚力,就要在班子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机关工会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机关保障水平:要将关怀落实到行动上,深入到干部中间聆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回应他们的期待,患病探望、节庆道贺等,都是小事,但很暖人心,以贴心的举措传递真挚的关怀,才能以情感人、以情聚人;要多组织机关干部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集体活动,甚至可以诚邀党员与兄弟党派机关干部参加,以文为媒、以体为介,搭建展示自我、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平台,形成“亲如一家”的大团结态势,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干部的归属感。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机关,不仅有利于激发机关干部活力,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机关干部也必将将这种活力带到工作中,推动机关业务水平再上台阶。

六、反对铺张浪费,打造节约型机关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良好风尚。反对铺张浪费,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对发展成果的珍视,更是对美好未来的贡献。政党机关办公经费来自政府财政税收,来自于人民,打造节约型机关,也是对群众负责任的表现。为此,机关要倡导“勤俭节约”风气,引导机关干部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分钱、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做起,争做“光盘族”、避免“长流水”;当天用不到的电器和设备尽量不开,空调暖风调到适合温度和档位,下班做到人走电闭;外出办公,能不派车就不派车,能不打车就不打车;会议文稿能电子化就不提供纸质材料,打印前要看清查细,不要打错,纸张尽量重复利用,节约不是不作为,而是积极作为,是将有限的财政拨款用足、用好、用活,将钱花到刀刃上,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更好的效果。笔者相信,只要每人都树立节约的意识,关注每件小事,就能够打造一个节约型的清爽机关。

机关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是一个逐步提升、不断完善的过程,大力推进服务型、学习型、规范化、高效化、人性化、节约型机关建设,使每位机关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推动机关发动机高效运转,推动党派发展车轮不断向前,展示蓬勃热情、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机关风气和党派形象。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