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关于促进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建议

优势传统产业以生产传统产品为主,但一般产业规模较大,集中度较高,存续时间长,拥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拥有较高的产业地位,通常为支柱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经过改造提升后表现出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势传统产业需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升,由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向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型升级。打造高端化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优势传统产业现状

目前我国的工业部门绝大多数是传统产业,其中包括钢铁工业、一般的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等。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工业中的传统产业仍将占据主要地位,还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仅以辽宁省为例,该省始终把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作为发展的支柱产业,传统优势十分明显。在工业领域中,传统产品、传统产业占有绝大部分比重,有着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基础,始终是工业经济乃至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对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优势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优势传统产业就目前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大而不强,结构调整不够快,产品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产业规模还不够大;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能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据龙头地位的大型企业;科技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低水平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高档次产品少,产品质量差,装备工艺水平不高,并且缺乏名牌产品,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即使是高新技术工业,产品附加值也不高。

三、促进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建议

现在全球已步入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为主的转型升级阶段,对我国优势传统产业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这一规划的提出,将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增强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引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这就需要我国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使得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并且越做越强,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强大发展后劲。

面对“十二五”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推动传统产业由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向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型升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发展高端优势传统产业,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空间广大。新兴产业增量扩张和优势传统产业存量提升同时并举,对经济发展更加有利。发展高端产业,要瞄准全球生产体系的高端,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制造业的基础,着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汽车、纺织等有强大基础的基础制造产业,由传统加工制造向价值链的高端进行延伸。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指引和指导力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上,控制重复建设,避免恶性竞争。在财政、用地等方面给予优势传统产业大力扶持,建议设立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发展、信息化应用与融合、商业模式创新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政府指导,建立多方参与互信共赢的合作机制,主管部门对优势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提供指导、统筹协调和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实际问题,需要着重解决土地、用工、环境容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抓好政策落实。

 2、主攻优势传统产业高端技术。一是以优势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着力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与关键总成技术,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二是着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以产学研工作站为服务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开展新技术为核心的产学研互动合作,促进优势传统产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形成可靠的技术依托,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围绕优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实施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空间开展技术改造。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结合,切实提高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引导、帮助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创新项目,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扎实有效提升产业素质,努力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

3、打造优势传统产业高端产品。运用企业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关键产品,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一是注重优势传统产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在关键环节和主要部位采用高新技术和一流装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设计技术、制造工艺、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和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专利产品。二是强项产业聚集建立联盟,弱项合作纳入强势产业链,实施跨区域协作的竞合战略。发展强项,以提高竞争力为主,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高端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链;合作弱项,对相对弱势的产业及产品,主动纳入国内及国际强势企业产业链,在协作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共赢。三是有针对性地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优秀企业进行产业对接,重视开拓国内市场,在巩固国外市场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扩大内需的有利契机,提高高端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4、引进优势传统产业高端人才。一流的产业离不开一流的人才支撑,打造高端优势传统产业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一是以 “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依托,引进高端优势传统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在海外招聘高级工程师,吸引国内工程师,建组设计研发团队,攻克新领域、新课题、新技术。二是注重在与国外同行合作开发、引进国外专家。通过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人才团队、收购海外研发机构,收获研发力量、并购国际企业,吸聚一批人才等方式进军国际科技高地。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