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关于提升福建闽清温泉旅游经营水平的建议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劲的朝阳产业,其辐射力和牵动力在经济发展中凸显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温泉对人体的特殊保健作用和旅游价值,温泉旅游得到迅速发展。温泉旅游的开发将会给闽清带来巨大商机和社会经济效益。

一、闽清温泉旅游开发经营现状

近年来,闽清加强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业六大要素,开展以“名山、碧水、温泉、古民居游”等为主题的自然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并推出具有闽清特色的“登名山、逛民居、游库区、泡温泉、尝河鲜”为内容的“闽清一日游”、“闽清二日游”精品线路。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温泉旅游已逐渐成为闽清最重要的旅游精品。闽清县温泉旅游业的不断持续地发展,不仅扩大内需,推动经济,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闽清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温泉旅游业的发展,把温泉旅游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充分发挥闽清“地理、交通、资源、库区、侨乡”的五大优势,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闽清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邀请省旅游协会专家,坚持“全面、合理、科学”的原则,突出总体规划的前瞻性、创意性、可操作性,合理确定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完善闽清温泉旅游业要素结构和产业布局,绘制闽清温泉旅游业美好的蓝图,促进闽清温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闽清温泉旅游业从2003年起步,历经几年的宣传、挖掘、创意包装,整合资源,开拓发展,先后创立了 “中国温泉第一溪”为特色的黄楮林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游、温泉度假村为特色的大明谷温泉游和生态农业观光为特色的七叠温泉游,温泉景区总占地面积4000多亩,总投资2亿多元,年均接待客流量30多万人,年均收入5000多万元。闽清旖旎的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闽清温泉旅游的特点和亮点。

二、闽清温泉旅游开发经营存在的问题 

闽清温泉旅游开发经营存在的问题:一是开发层次低级化。闽清地热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地热资源在开发管理技术和循环利用方面尚存有一些问题。由于缺乏对温泉辅助要素和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造成闽清温泉旅游产品档次不够高,旅游附加价值偏低。二是缺乏文化,功能单一。闽清温泉旅游产品开发功能单一化,在开发过程中对温泉文化的挖掘不够,温泉旅游产品都只是简单照搬外来的温泉沐浴产品和模式,而没有将温泉旅游地的乡村文化、民风民情、历史文化等地方文化内涵融入温泉旅游活动中,没有将温泉旅游地作为展示地方文化的场所。现代的温泉旅游区应朝着集疗养、娱乐、休闲、度假、会议、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趋势发展,但目前闽清温泉旅游开发只局限于疗养、洗浴等功能,观光、休闲、健身、科普等综合功能尚未充分开发。三是营销手段和营销力度不够,市场开发力度有待提高。只是简单地通过广告牌和报纸杂志等宣传手段,网络和电视宣传的力度不够。四是旅游客源市场狭窄,消费水平低。闽清温泉旅游客源市场以短程为主,集中闽清周边地区,远程客源开发不足;旅游时间主要是单日游;温泉消费主要集中在温泉泡澡为主,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商务等其他旅游活动较少。五是配套设施相对落后,服务水平有待完善。温泉旅游接待设施标准偏低,宾馆、酒店档次不高。酒店业落后直接制约了休闲、度假、会议、商务及多日游的发展;旅行社发展滞后,缺乏知名的旅行社,旅游人才匮乏。温泉景区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规范也亟待加强。

三、提升闽清温泉旅游开发经营水平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针对闽清温泉旅游开发经营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温泉旅游开发经营经验,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找准发展定位,加强规划布局

按照“名山、碧水、温泉、古民居”为主题的旅游定位,重点打好生态牌和观光休闲牌,闽清温泉旅游要以福州市场为基础,以周末和节假日时间为核心,以家庭群体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群体为客源目标,要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以市场需求确定开发方向,注重市场预测与旅游产品功能定位,引导开发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康体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群体市场的需求。如黄楮林温泉依托全国唯一的原始黄楮林群落,扩大景区规模,立足精品休闲,主打森林风景温泉。在观光休闲的同时,开展野外运动项目,实现娱乐、康体、度假的叠加;大明谷温泉要结合“生态、天然”的闽江库湾地形,利用水口水库形成的回水区域,对植被进行系统改造,提高绿化覆盖率,依山傍水开发露天温泉娱乐项目,建设江湾水上温泉运动区;七叠温泉景区还将开发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游客除了泡温泉之外还能欣赏田园风光、采摘花果。

同时,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制定《闽清温泉旅游发展规划》,健全温泉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合理确定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完善闽清温泉旅游业要素结构和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黄楮林、大明谷温泉景区设施,加快推进塔庄七叠温泉项目建设,完善温泉旅游地交通、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温泉旅游行业管理。政府要引导温泉旅游开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大力筹集温泉旅游开发建设资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如廉价出让土地、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千方百计吸引社会资金和国内外企业投资。

(二)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和服务。在吃方面,要优化景区餐饮业开发和管理,开发地方特色的、乡村风味的菜肴,比如炒茶口粉干、闽清糟菜汤、池园烤豆腐。在住方面,在景区规划建设高标准高品位的商务会所和星级酒店,吸引休闲、度假、会议、商务等各类旅游;要适应自驾游、自助游、团体游等旅游趋势,积极探索家庭宾馆运作模式,启动产权式酒店、度假型公寓等景观房产开发。在行方面,以福银高速公路新设梅溪新区半互通口和合福高铁闽清段的建设为契机,健全与主要温泉旅游景区相连接的县内公路网和客运网,开通旅游专线,完善沿线道路旅游标识系统,提高旅游可进入性和便捷性。在购方面,要结合闽清人文和山水特色,重新包装现有丰富的土特产(橄榄、糟菜、粉干、茶油),促其上品牌、上档次;探索开发具有闽清特色的便携式旅游小商品、小纪念品,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加大温泉旅游商品消费引导,将有地方特色、良好信誉的购物网点列入团队旅游线路,引导游客购物消费。在娱方面,积极拓展水果采摘、垂钓、登山、水上乐园、自助烧烤等休闲娱乐项目,培养一批乡土旅游文艺创作、文艺表演;加强旅游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规范服务,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超值服务。

(三)提升综合竞争力,打造温泉旅游品牌

 闽清温泉旅游要突出产品特色、注重形象塑造,精心宣传营销,提升综合竞争力,打造温泉旅游品牌,提高闽清温泉知名度。一是突出产品特色。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温泉旅游产品系列,注重对温泉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品组合,树立精品意识;重视对温泉旅游主导产品——原生态温泉洗浴产品的优化升级。此外,针对客源市场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专项精品化的温泉旅游产品,并多样化开发组合型温泉旅游产品,争取拓宽目标市场的范围。同时,应尽可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丰富体验性活动,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温泉旅游地消费。如闽清各温泉旅游地可酌情开发以下温泉旅游产品:养生度假旅游产品、健康保养旅游产品、商务会旅游产品、田园乡情旅游产品等旅游精品。二是注重塑造形象。规范温泉旅游地的徽标、宣传标语、宣传图片,塑造规范的旅游地标识形象;加强员工服务行为管理,统一员工着装,提升员工素质,塑造良好的旅游服务形象;绿化美化景区环境,突出特色景区景观,配备按摩室、健身房、疗养中心、茶艺、酒吧、购物中心、美食馆等贴心服务场所,塑造人性化优美环境,让游客得到充分放松、休闲、享受三是精心宣传营销。拓展温泉旅游宣传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邀请旅游管理部门、媒体和主要客源的旅行商来闽清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交流与协作;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的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加强旅游专业渠道的促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公共媒体的宣传促销作用,制作或更新闽清温泉旅游系列宣传资料。如可以在省市县电视台开设闽清温泉旅游专题栏目,印制温泉旅游指南,拍摄相关的温泉旅游宣传片等;实施体验式营销,举办温泉节活动。

(四)加强文化培育,丰富温泉旅游内涵

闽清温泉旅游产品要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增强温泉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必须注重温泉文化的培育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从而达到丰富温泉旅游产品的内涵、深化游客体验的目的。一是 挖掘闽清地域文化。大力挖掘历史悠久的“传统制陶工艺” 陶瓷文化、“黄乃裳”侨乡文化、“十八坂”商贸文化、“宏琳厝”古民居文化、“二陈”礼乐文化、“六叶祠”祠堂文化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温泉景区内举办“盘诗会”“游田了”“解元拜祖”等系列文化民俗活动。二是培养温泉养生文化。在温泉洗浴、休闲、保健、娱乐里融入中医理疗,形成旅游、休闲、膳食、调理、睡眠、健身、娱乐等综合立体的温泉养生体系。温泉中不同矿物成分对人体有不同疗效,开发时应突出其主要功能和特殊疗效,温泉养生必须将温泉地的泉质与中医理论科学结合,独创具有自身特色的养生文化。三是营造温泉文化体验氛围。而“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化为主题,以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温泉旅游,更是迅速成为一种旅游休闲新时尚。闽清温泉旅游应以温泉文化为核心,创新设计温泉文化体验,使游客在温泉旅游中能充分观赏到温泉景观文化的唯美意境,感悟到温泉地域文化的久远历史,享受到温泉养生文化的通体愉悦。

(五)整合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

围绕“名山、碧水、温泉、古民居”及农业休闲观光等旅游主题,依托温泉旅游,辐射发展沿线乡村创办“农家山庄”、“水乡渔村”、“森林人家”等景点,打造温泉旅游、文化旅游、节庆旅游、“森林人家”等系列旅游产品和线路,拓展闽清温泉旅游内涵。加强与白岩山、坂东古民居、白云山、金沙金洋农业生态观光、上莲丰达农业观光园、雄江憩园公寓式商务酒店等景区景点的整合,联合开发精品线路,联合开展宣传促销,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与共享,提高闽清旅游的知名度。加快带动景区周边游泳服装、温泉设备、酒店、汽车租赁、旅行社、商贸购物等旅游上下游产业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

(六)推动区域合作,谋划旅游共赢格局

加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合作,融入海峡西岸旅游网络,打响闽清旅游品牌。重点加强两方面的合作:一是加强与永泰、闽侯等福州周边县()的旅游对接合作,联合开发温泉合作精品路线,进一步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提高温泉旅游知名度。二是加强与三明、南平等闽西北地区的旅游对接合作,联合开发“温泉+生态”、“温泉+世遗”精品旅游路线,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特色和样式。为了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协调组织机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立合作机制。要鼓励企业间多渠道、多领域交流合作,在旅游产品、旅游客源、旅游投资、旅游品牌、旅游管理、旅游人才等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将温泉旅游业做大做强。特别是福州作为中国温泉之都,其温泉景区更要突出自身特色、加强区域合作、追求差异化竞争,以避免温泉过度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带来的弊端实现良性竞争中的共赢。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