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永葆致公党进步性和广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不愧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坚定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民主党派不断前进、不断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稳步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一项庄严的政治承诺和政治责任。

  当前致公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政治引导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对党员的政治引导,使其为广大党员所深刻把握和自觉认同,真正成为他们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党员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辩证分析我国所面临的形势和改革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不断巩固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就要求我们要针对党员思想中出现的错误观点,旗帜鲜明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思想交锋,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党内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舆论氛围。要组织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认真研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使广大成员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上达成共识。

  二是在党内开展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共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致公党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加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要组织党员认真研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等,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把握,除此之外,还要提倡博览群书,尽可能多地学习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现代科技等基础知识,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要求每个党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求各级机关成为党员相互学习、交流讨论的学校,使学习能够有组织、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带头参与学习,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的模范;要发挥党内人文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的作用,针对现阶段面临的重大理论、实际问题、思想困惑,针对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开展研究,释疑解惑,提高广大党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学习方法上,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和好办法要坚持,新时期出现的一些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也要注意采用,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致公党中央相继成立了致公画院、致公摄影社,还在中国致公网站上开设了网络互动平台。这些载体为广大党员的学习实践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调动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党员的参与热情,为进一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是发挥典型的力量,激发党员践行热情。在致公党员中有许多优秀的成员,他们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如我们已故的董寅初主席,自学生时代即以笔为武器,以报纸做阵地,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1947年,他结束侨居生涯,回国投身于实业救国。解放后,他婉拒亲友劝告,毅然留在国内,献出巨资,支援上海经济恢复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他还利用广泛的海外关系,积极动员侨界人士为国家繁荣富强献计出力,及至后来领导广大致公党员在各条战线上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无不体现他拳拳赤子之心。董老用其毕生实践诠释着“爱国主义”的真谛,将永远为我们学习和缅怀。还有我们的郑守仪副主席,1956年,在祖国的召唤下,她放弃唾手可得的硕士学位,只身回到祖国,从事现代有孔虫分类学与生态学研究,50个春秋如一日,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我国海洋科学事业上,实现了“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心愿。她对祖国、对人民、对科学的朴素情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这些典型对党员有着极大的激励和感召作用,能够使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当前,要进一步做好党史研究工作,充分挖掘前辈们的感人事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要广泛宣传党内先进典型,为党员群众树立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要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思想和精神,让先进典型成为鲜活的教科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容易为党员群众所认同、所接受。

  四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搞好政治交接活动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阶段民主党派推进政治交接的重要载体和新内容,要着眼于致公党的长远发展,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内在联系,系统总结十多年来我们开展政治交接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尤其是2007年以来开展的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今年是中国致公党成立85周年,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进一步总结、继承和发扬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中,不断增强对优良传统的理解和把握,不断赋予优良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履职引导

  致公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要解决增强党员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自觉性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解决如何提高全党参政能力的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致公党的履职引导,实质上就是要把我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经验和成功做法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效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为此,首先要提高全党的参政党意识。致公党不仅是一个政党,更重要的是一个参政党。所以正确树立参政党意识,不仅要着力突出鲜明的政党功能,提高党员参政的自觉性,而且还要着力找准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引导党员认识到只有与执政党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参政党自身的价值和政治理想。确立和培育了这样的参政党意识,才能为我们的活动赋予更深刻的意义,广大党员才能以更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更坚定的政治选择开展参政活动。目前,全党参政党意识虽有较大提高,但一些党员对参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定位认识还不清,政治参与的热情、政治参与的程度还不充分,政治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因此,有必要在全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参政党意识的确立和培育,使广大党员深刻了解致公党的性质、宗旨、使命、纲领,以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深刻了解中国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必然性;深刻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致公党的政治地位将空前的提高,历史责任也会随之更加重大。

  其次要探索建立顺畅、高效的参政运行机制。顺畅、高效的参政运行机制,对于致公党更好地释放和施展参政能力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建立各种运行机制来激发和集中运用党员参政的热情和智慧,从而极大地推动致公党整体参政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一)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是提高参政能力的关键。目前,我理解致公党的人才优势只是相对优势,并不是绝对优势,甚至可以说存在一定的危机。一方面是中共由于党员基数大,其中高中级人才的绝对数量比民主党派要多得多,而致公党目前是八个民主党派中党员人数较少的,因此我们的人才比例相对会更低。另一方面,我们的高中级人才多是学术型、专业型、技术型,而非中共大量的政治型、行政型、领导型、管理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结构,对参政议政来说,有时并不是强项。人才工作是强本固基的战略性工作,人才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参政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项党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关系到致公党作为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声誉和兴衰存亡。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高度重视并做好发现、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工作。要努力营造出致公党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政党形象,全面考察发展对象的个人能力、社会影响力、人格魅力,特别是参政议政能力,有计划地稳步发展政治素质好、层次高、有广泛代表性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训锻炼,动态管理,跟踪考察,始终使储备人才队伍保持数量足、结构好、活力强; 要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为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党员多做“铺路架桥”的工作,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组织联动机制。参政活动是参政党的组织行为,体现参政党的群体意志,同时参政党的整体参政能力不是个体参政能力的简单相加,整体能力应大于个体能力之和。如何实现“11>2”的效果,就要通过中央与地方组织,地方组织之间,以及地方组织与广大成员之间的联动机制,凝聚全党的能量,提高致公党整体能力,发挥整体功能。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个体成员是构成参政运行机制的四个主体,个体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参政运行机制的基本结构关系,由此可见与党员密切联系的基层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组织整体功能,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三)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建立评价体系检验参政实效性,采取奖励、宣传典型等办法激发广大成员的参政热情,以引导激励参政能力的提高。比如,组织专家对调研课题立项和成果进行评审、分析、鉴定、汇总和筛选,以实效性为主要依据对参政成果作客观评价;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定期评选等方式,对参政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公党要保持不断进步的政治本色,就一定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引导党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力量外化为服务国家中心任务的自觉行动,牢记使命,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功立业。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