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石阳:关于加快补齐在校生社会教育短板的建议

社会教育是指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各种教育性因素的总和,即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社会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也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不经意间所获得知识、技能和道德启示。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为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一国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的社会教育往往仅限于家庭成员间和所在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制度,形式陈旧且局限性大,不能满足在校生对社会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教育“短板”。社会教育的缺失容易引起在校学生死读书本脱离实践,对国家政策与未来发现展没有深刻认识,知识结构狭窄与生产生活脱节,对社会生活冷漠,非理性处理社会事务,甚至最终对自己的人生都无法做出正确的规划。

建议激发全社会参与社会教育的热情,使各行业、各部门都肩负起共同培育国家未来的重任,为学校和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教育渠道和平台,形成“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行业团体支持配合,文化机构全面开放,突破界限互联合作”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格局,加快补齐目前我国在校生社会教育的“短板”。

一、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有关部门有义务发挥职能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比如:农业林业部门定期安排辖区内在校生赴农场林场参观或参加适当的农业、林业劳动;地震局定期组织辖区内在校生了解地震知识,参与地震演习;防旱抗旱指挥部有计划的组织辖区内学生了解防汛抗旱知识,使其懂得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等知识;政府法制部门和法制工作者每年对所在地的在校生进行普法讲座、法制法律宣传;各地隶属党政部门的宣讲团继续编写符合各级各类在校生收听学习的宣传材料,有计划走进本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进行宣讲;驻地部队有计划的配合对辖区内在校生普及野外生存、革命传统教育知识和国防知识。

二、行业团体支持配合。各行各业应力所能及的向在校生进行开放,配合学校开展社会教育,比如:厂矿企业可以免费接待在校生参观学习,能使其了解产品生产全过程和未来科技创新需求;鼓励科技协会、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有计划的进校园为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慈善知识;义务教育段学生凭身份证可享受全国各景区免费或低折扣游览,使其开阔视野热爱祖国河山。

三、公共文化机构全面开放。天文台、气象站及其他开放性研究机构每年按计划接待在校生参观天文台、气象站或其他研究实验,使其了解相关自然知识及科技创新等实验情况;博物馆或其他展览性场馆每年接待本地区在校生免费参观应不少于一定次数;各级少年宫除将场地租借给培训机构做培训外,每年应举办公益讲座、道德课堂、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不少于一定次数等等。

四、加强突破界限互联合作。应迅速打破各级各类教育间的界限,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间的交流与合作,畅通互联互通相互交流的渠道,实施各类学校的双向开放日活动,拓宽在校生憧憬未来向前看的视野,使在校生更清晰的规划自己的未来。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