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侨领郑耀庭:不遗余力为祖国统一大业奔走呼号
地中海北岸,亚平宁半岛。随着意大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成立,郑耀庭这个名字在这里的华人社会中愈发响亮。作为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郑耀庭和促进会的其他成员们一起,以民族大义为重,不遗余力地为祖国统一大业奔走呼号,有力地呼应了全球华侨华人"反独促统"的澎湃浪潮。他的行动,得到了意大利广大华侨华人的支持和响应;他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和贡献,得到了国务院侨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以及世界各国和统会同仁们的好评……郑耀庭1945年11月4日出生于瑞安市枫岭乡的偏僻山区大乍村,曾在乡里当过干部。1980年,随着当时的出国潮,他离开家乡,来到了意大利米兰市。在这里,他艰苦拼搏26年,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如今,郑耀庭不但已经拥有几家自己的公司、餐馆,而且已经成为意大利知名的侨领。他的三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小儿子也已以优异成绩从意大利高等学府毕业。都说成功的花朵是汗水浇灌的,对于郑耀庭来说也是这样。今天的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那是他和他的妻子含辛茹苦奋力拼搏的结果。
像大多数初到海外的华人一样,刚刚踏上意大利的土地,郑耀庭的黄粱美梦便在现实面前破灭了。生活很残酷,现实并不精彩。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一家台湾人开的餐馆洗碗,从这个简单而繁忙辛苦的活计起步,开始他漫长的异国旅途。活计忙些苦些其实也没关系,让人受不了的是餐馆的台湾老板与台湾厨师在他面前故意显示的极度的高傲和对他这个洗碗工的鄙视。上班的时候,他装作不在意,忍了;下班后回到住处,却越想越来气。不管怎么说,回想在国内,他郑耀庭大小也是位领导,就连他的妻子胡玉兰也是位国家正式教师呐,凭什么现在要在这里受窝囊气!这样想着,他真想不干了。可那个时候,华人找一份工作很不容易,况且,他的四个儿女这时也刚刚经过批准来到意大利。为了全家,他将怨愤咽进肚子,忍了;他忍辱负重前行,认了……
就这样,几年下来,郑耀庭逐渐有了一些积蓄。于是,他开始筹划创办自己的企业。最先开办的是一个工厂,很简陋,业务和利润还不错;几年后,当他不再对这样的生产方式感到满意时,在米兰开了一家餐馆,取名"桂林"。"桂林"管理完善、价格合理、服务周到,经营额一直稳步上升,渐渐成为米兰地区生意最好的几家中餐馆之一;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先后开办了"北京楼"、"荔枝园"、"桂园"等几家中餐馆,同时又成立了意大利"亚泰国际贸易公司"。至此,他的事业走向有了较大规模,一天比一天昌盛。
随着儿女长大成人,郑耀庭有了一定的空闲时间为当地的华人社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1985年当选为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副秘书长、副会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期满后担任该会的名誉会长。2003年,经过全意大利华人社团代表的选举,他众望所归,当选为意大利第一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次年,他率团出席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中国和平统一世界高峰论坛,在各代表团发言阶段,他代表意大利华人在论坛上发言,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的心声。
不论是在担任工商会长还是和统会长,郑耀庭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位中国人。在担任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长期间,他曾积极宣传,号召广大侨胞遵纪守法,与当地社会和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倡导华侨华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组织和支持广大侨胞回国参与祖国和家乡的经济建设。他积极为广大侨胞排忧解难,解决侨胞之间、侨胞家庭之间的纠纷。为了争取广大侨胞在当地取得自身的合法权益,他几次组织工商会和部分侨领与米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对话。为了使华人下一代有机会学习中文,不忘根、不忘本,他还在任职期间积极创办了米兰第一家中文学校。他以自己的真诚之心,获得了侨胞们的信任和爱戴,在广大华侨华人和华人社团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对于来自祖国的亲人,郑耀庭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多年来,他所接待过的来自国内的代表团、考察团真是难以胜数,他的热情关爱,给祖国亲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还积极配合中国驻米兰总领馆做好侨务工作,总领馆的每一任总领事都对他称赞有嘉。
郑耀庭不仅积极组织华人社团和华侨华人支持并且捐资祖国的建设,他本人也经常捐助善款。他不但在大兴安岭遭受森林大火和温州遭到台风袭击时带头捐资赈灾,还曾经慷慨解囊,赞助云南、哈尔滨的希望工程和温州华侨中学以及家乡兴建自来水、道路、桥梁等公益项目。
月是故乡的圆,水是故乡的甜,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常常牵动着郑耀庭的心。近几年来,他在国内投资了几个项目,如瑞安安达汽配有限公司、上海泰胜中外贸易有限公司、江苏海门吉享达家居开发有限公司等等。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来源:温州侨网)
像大多数初到海外的华人一样,刚刚踏上意大利的土地,郑耀庭的黄粱美梦便在现实面前破灭了。生活很残酷,现实并不精彩。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一家台湾人开的餐馆洗碗,从这个简单而繁忙辛苦的活计起步,开始他漫长的异国旅途。活计忙些苦些其实也没关系,让人受不了的是餐馆的台湾老板与台湾厨师在他面前故意显示的极度的高傲和对他这个洗碗工的鄙视。上班的时候,他装作不在意,忍了;下班后回到住处,却越想越来气。不管怎么说,回想在国内,他郑耀庭大小也是位领导,就连他的妻子胡玉兰也是位国家正式教师呐,凭什么现在要在这里受窝囊气!这样想着,他真想不干了。可那个时候,华人找一份工作很不容易,况且,他的四个儿女这时也刚刚经过批准来到意大利。为了全家,他将怨愤咽进肚子,忍了;他忍辱负重前行,认了……
就这样,几年下来,郑耀庭逐渐有了一些积蓄。于是,他开始筹划创办自己的企业。最先开办的是一个工厂,很简陋,业务和利润还不错;几年后,当他不再对这样的生产方式感到满意时,在米兰开了一家餐馆,取名"桂林"。"桂林"管理完善、价格合理、服务周到,经营额一直稳步上升,渐渐成为米兰地区生意最好的几家中餐馆之一;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先后开办了"北京楼"、"荔枝园"、"桂园"等几家中餐馆,同时又成立了意大利"亚泰国际贸易公司"。至此,他的事业走向有了较大规模,一天比一天昌盛。
随着儿女长大成人,郑耀庭有了一定的空闲时间为当地的华人社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1985年当选为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副秘书长、副会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期满后担任该会的名誉会长。2003年,经过全意大利华人社团代表的选举,他众望所归,当选为意大利第一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次年,他率团出席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中国和平统一世界高峰论坛,在各代表团发言阶段,他代表意大利华人在论坛上发言,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的心声。
不论是在担任工商会长还是和统会长,郑耀庭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位中国人。在担任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长期间,他曾积极宣传,号召广大侨胞遵纪守法,与当地社会和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倡导华侨华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组织和支持广大侨胞回国参与祖国和家乡的经济建设。他积极为广大侨胞排忧解难,解决侨胞之间、侨胞家庭之间的纠纷。为了争取广大侨胞在当地取得自身的合法权益,他几次组织工商会和部分侨领与米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对话。为了使华人下一代有机会学习中文,不忘根、不忘本,他还在任职期间积极创办了米兰第一家中文学校。他以自己的真诚之心,获得了侨胞们的信任和爱戴,在广大华侨华人和华人社团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对于来自祖国的亲人,郑耀庭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多年来,他所接待过的来自国内的代表团、考察团真是难以胜数,他的热情关爱,给祖国亲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还积极配合中国驻米兰总领馆做好侨务工作,总领馆的每一任总领事都对他称赞有嘉。
郑耀庭不仅积极组织华人社团和华侨华人支持并且捐资祖国的建设,他本人也经常捐助善款。他不但在大兴安岭遭受森林大火和温州遭到台风袭击时带头捐资赈灾,还曾经慷慨解囊,赞助云南、哈尔滨的希望工程和温州华侨中学以及家乡兴建自来水、道路、桥梁等公益项目。
月是故乡的圆,水是故乡的甜,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常常牵动着郑耀庭的心。近几年来,他在国内投资了几个项目,如瑞安安达汽配有限公司、上海泰胜中外贸易有限公司、江苏海门吉享达家居开发有限公司等等。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来源:温州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