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致公党湖北省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委托,向本次全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宏伟目标,振奋精神,开拓奋进,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湖北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一年来,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侨、海”特色优势,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深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思想建设显著加强
一年来,省委会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夯实多党合作事业的政治思想基础。
一是立足于“学”,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贯穿于思想建设的全过程。按照致公党中央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标任务和致公党中央《关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本党基层组织建设年》通知精神,省委会在第一时间召开了主委会议和常委会议,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及时在全省各级组织中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省委会领导班子先后多次开展中心组学习活动,并多次组织和参加大型学习报告会。同时结合纪念致公党成立85周年和省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举办了学习交流专题报告会,极大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省委统战部黄波副部长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极大的赞赏,称赞省委会“对活动抓得紧、抓得早,体现了政治上的敏锐性和行动上的自觉性、主动性,值得其他党派学习借鉴。”
二是致力于“行”,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为了创新活动形式,省委会及时总结推广武汉市委会“星级支部建设”活动和襄阳市委会“双岗建功”活动的经验,在全省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活动。通过“星级支部建设”和“双岗建功”这两个活动载体,把活动持续推向深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使党员自身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各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省委会、武汉市委会分别被致公党中央表彰为“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先进集体,全省有4名致公党员被致公党中央表彰为先进个人。致公党中央严以新副主席来鄂调研期间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省委会和各基层组织的“学与行”活动开展得深入、扎实、有效,值得学习和推广。
三是结合“学与行”活动,积极开展思想宣传工作。省委会紧紧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广泛开展思想宣传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工作的力度。省委会在《湖北致公》内刊和省委会网站上开辟活动专栏,宣传基层组织和广大成员“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编发活动工作简报29期,在《人民政协报》和《团结报》分别以“创建星级支部,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和“构建党员的和谐家园——致公党武汉市委会‘星级支部’创建活动回眸”为题,对武汉市委会星级支部创建经验进行了报道,形成了良好的标杆效应,增强了活动实效。省委会全年共编印内部刊物《湖北致公》4期,网站做到随时更新,搭建了党员内部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巩固内部宣传阵地的同时,省委会主动与各大新闻媒体保持紧密联系,将省委会各项重大工作见诸各级各类媒体,2010年《人民政协报》等多家媒体刊登省委会新闻报道80余篇次,扩大了致公党在社会上的影响。
二、围绕发展大局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工作卓有成效
省委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参政议政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紧紧围绕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多渠道、多形式地履行参政党职能。
一是以“两会”为平台,积极议政建言。在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省委会共提交集体提案16件,大会发言和交流材料10件。其中《积极引导“老年产业” 全面助推“老年事业”》、《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再造“网上汉正街”》、《关于促进我省禽蛋产品加工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等三件集体提案,以及龙炳煌、吴北平同志提出的两件个人提案,在四次会议上被表彰为优秀提案。此外,经主席会议研究,在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19件提案中,省政协确定以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提出的《积极引导老年产业 全面助推老年事业》为领衔提案,作为主席督办重点提案。该提案得到省政协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调研。省委会作为领衔提案方,完成了《关于大力推进我省老龄服务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系统提出了加强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相继作出批示,为编制《湖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省委会共提交集体提案18件,大会发言和交流材料11件。有关提案、大会发言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高度关注。
二是深入调研,积极参加高层政治协商。围绕致公党中央、省委统战部、省政协常委会和双月座谈会明确的重大课题,省委会先后组织到鄂州、宜昌、恩施和襄阳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召开的《关于制订我省“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省委会提出的“关于打造我省千亿元设计产业的建议”得到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的首肯和高度重视,并在我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得到重要体现。在全年的双月座谈会上,我们分别就《推进城乡一体化重在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切实抓好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三大环节》、《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把破解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瓶颈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来突破》等四个重点议题作了发言。在省政协常委会上,我们作了《“生态小区”建设应该成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投入机制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湖北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学习贯彻中共湖北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不断提高致公党界别参政议政水平》等专题发言。这些发言因为调研深入、数据翔实、观点新颖、建议可行,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重视。
三是广泛参与,努力打造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品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省委会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密切与致公中央、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的沟通,使信息编报工作始终紧扣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主题,坚持第一时间编辑、第一时间审稿、第一时间报送。全年共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31篇,采用120篇次,同比分别增加48%和41.5%。其中《如此办电视势必丢掉宣传的主阵地》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批示,《湖北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做好我省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六个对接》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要切实保护和科学利用好稀土战略性资源》等2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儿童铅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等8篇信息被中央统战部采用。2010年,省委会第四次获得省政协信息工作一等奖,获得省委统战部统战系统信息工作二等奖,有3位同志分别被省政协、省委统战部表彰为先进个人。
四是积极主动协助办好中国发展论坛。致公党中央、国家科技部、武汉市人民政府在武汉联合举办“中国发展‘武汉2010—汽车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高层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会议邀请了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负责人以及有关院士、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企业高层代表与会并作主题演讲。省委会机关积极主动地支持武汉市委会做好论坛的会务工作,通过省市两级的努力和致公党中央的支持,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三、突出“侨、海”特色,海外联谊工作有新突破
加强海外联谊是最能体现致公党特色的一项工作。省委会力求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多方资源,着力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使海外联谊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着力打牢海外联谊工作基础,进一步拓宽海外联谊工作渠道。从发挥党员“侨、海”特色优势出发,重视海外联谊工作的平台建设。在办好年度“回国留学人员创业座谈会”的同时,加强与“五侨”部门的联系,促进对外联谊工作。积极协助省直有关部门办好一年一度的“华创会”,为本党中央领导和所联系的海外侨领、侨胞来汉参加“华创会”提供优质服务,力促海外侨胞在汉投资创业。省委会不仅对回国留学人员在政治上给予关心,还在工作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党员创业中遇到困难或需要打开局面的时候,省委会及领导班子成员都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和服务,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海外联谊工作的基础。2010年,省委会有2位同志被致公党中央表彰为海外联谊工作先进个人,韩爱萍同志在省侨联换届中当选为省侨联副主席。
二是坚持“请进来”,广交朋友促进海外联谊工作。扩大湖北的影响,加强湖北与海外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海外联谊工作的着力点。2010年,我们先后接待了“德国中西部华侨华人促统联盟”主席蒋平先生、非洲中华总商会会长王龙水先生、阿根廷洪门协会会长钟清教授、旅美企业家协会副主席王舒博士等客人来鄂访问考察。这些“请进来”活动使我们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开展了有益的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海外联谊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是坚持“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2010年12月底,在原主委姚凯伦同志的带领下,致公党湖北省代表团一行5人,对南非、纳米比亚两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代表团一行向当地的华人华侨介绍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还介绍了湖北的投资环境和“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情况,并邀请他们来鄂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双方还就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湖北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访问受到华人媒体的关注,《南非侨报》、中非合作网、人民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四、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己任,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的重要职能之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扶贫济困、重大灾害捐赠活动,本党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一是继续支持新农村建设。省委会在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红书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该村因病致贫的家庭和子女上学难的家庭进行了救助。同时还帮助红书村进行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捐赠援建款3.5万元,有力支持了该村的新农村建设。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一年来,省直工委部分党员先后向武汉市青联捐赠扶贫款数十万元。省直工委与团省委联合举办慈善义演,为两名病危弃婴募集善款26万元,使其双双脱离险境。各地方和基层组织以及广大党员也开展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树立了本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是积极创新社会服务形式。在省直工委党员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下,致公党员在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公益慈善捐款达40多万元。经省委会与省团委和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协商,决定在鄂州梁子湖区东沟镇大垅村援建一所“致公希望小学”,这是我省民主党派捐资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2010年12月17日奠基仪式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省委会将继续做好这项工作,为我省农村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是各级地方和基层组织社会服务工作成效突出。一年中,省委会及各基层组织先后组织号召致公党员通过各种途径向西南旱灾区、玉树地震灾区、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捐物40多万元,其中武汉市青山区致公党员冯博民个人捐款达10万元,在困难和灾难面前,展示了致公党员“致力为公”的时代风貌。武汉市委会先后向社会福利院、农村帮扶点和困难群众捐赠现金、物资达4万多元。襄阳市委会为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向乡镇卫生院捐赠现金及药品达4万元,并开展了义诊活动,党员个人向农村帮扶点捐赠现金4万元。鄂州市委会、黄石市委会以及各基层组织也都开展了大量的社会服务活动。
五、扎实推进“人才兴党”战略,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加强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省委会十分重视实施“人才兴党”战略,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组织发展工作稳步推进。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严格规范发展程序,注重质量,保持特色,吸收了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有一定代表性的优秀人士入党。2010年新发展党员64名。截止2010年底,全省党员总数为882名,其中中高级职称795名,占党员总数的90%,归侨、侨眷、港澳台及海外留学人员、有海外关系人士588人,占总数的67%。党员队伍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圆满完成领导班子届中调整。在致公党中央的领导下,在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省委会圆满完成了省委会领导班子届中调整。为确保届中调整任务顺利完成,省委会时任主委姚凯伦同志多次召开主委会议,阐述届中调整是省委会继往开来的一件大事,意义深远,要求省委会机关务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与省委委员的联络与沟通,确保届中调整工作顺利完成。在全体省委委员的共同支持下,省委会领导班子届中调整圆满完成,得到了致公党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三是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省委会不断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发现和培养人才。对一批乐于奉献参政党事业、热爱党派工作、岗位成绩突出的党员给于充分肯定和热情保护,及时将他们列入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范围,为他们的成长和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实现政治参与。2010年,省委会举办了第五期新党员培训班,推荐了4位同志到中央社院学习。通过学习培训,党员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参政议政能力显著提高。
四是积极开展参政党理论研究。2010年,省委会组织撰写了《党外干部要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努力探索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促进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等四篇理论文章。在湖北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开展的评比活动中,一篇获得一等奖,两篇获得二、三等奖,为我省参政党理论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全省各民主党派中引起了良好反响。
五是注重制度建设,机关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在主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机关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规章制度,机关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机关部室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了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各位委员,同志们,2010年是省委会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成绩的取得应该归功于致公党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级党委统战部的关心与指导,归功于全体党员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值此机会,我谨代表常委会,向全体委员和党员同志们,向关心支持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工作的各级党委统战部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参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肩负的历史责任相比,与广大党员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参政议政能力有待提高,参政议政缺乏高层次专门人才;二是组织建设步子不大,组织发展力度不够,在市州还没有新的突破;三是对基层组织指导帮助不够,解决问题不多,少数基层组织缺乏活力;四是社会服务工作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五是机关建设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机构还不健全,工作有时还比较被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回顾2010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做好参政党的工作,完成好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必须坚持参政为民理念,把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作为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大力弘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发挥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2011年的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致公党中央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积极转变党务工作方式,全面推进自身建设。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促进我省“十二五”时期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继续深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共湖北省委九届十次会议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继续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星级支部建设活动”和“党员双岗建功活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加强省委会思想建设和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省委会和各级组织要开展各种纪念活动,重温辛亥革命伟大历程,追溯致公党历史渊源,激励广大党员继承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服务发展中心,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要在保持特色和优势的同时,不断拓展参政议政的视野和范围,重点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找准参政议政着力点,体现自身特色的新亮点。要紧紧抓住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题,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教育改革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两型社会”建设、东湖高新技术区建设等方面,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努力拓宽信息渠道,注重质量。要完成好致公党中央、省委统战部、省政协下达的重点调研课题。要继续探索、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加强省委会与各市委会之间的调研合作联动,建立全省参政议政成果资源共享平台。
三、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社会服务要突出特色优势,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注意体现“侨海”特色。要积极探索社会服务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2011年,要继续做好“致公希望小学”帮扶工作;在省委会新农村帮扶点开展教农民上网的“致福工程”试点工作;继续支持党员的慈善公益行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体现本党特色的社会服务活动,打造特色品牌。
四、着眼人才兴党,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2011年是市级组织换届年,明年省级组织也将换届。最近,致公党中央就做好省市两级组织换届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召开了十三届十五次中常会。我们要从“人才兴党”战略出发,下大力气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组织好市级组织的换届工作,要把德才兼备、热爱党派工作、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在坚持特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快组织发展工作。要建立健全联系基层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要重视参政党宣传工作和理论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省委会机关制度建设,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
五、突出“侨、海”特色,努力开拓海外联谊新局面
要巩固对外交流成果,积极开展对海外传统侨团交流工作,进一步激发华人华侨和归国留学人员的“侨海报国”热情。继续邀请或请示致公党中央安排国外传统侨团来鄂参观访问。加强归侨、侨眷和回国留学人员的联络工作。关注归侨侨眷民生问题,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侨情调研活动。广泛开展回国留学人员创业发展交流,深入接触侨胞和社团,增进彼此友谊,促进相互了解,扩大对外友好往来。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在致公党中央、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推进湖北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为促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业绩!
(2011年7月30日)
张 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