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探索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新形势,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深入学习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能力,巩固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的必然要求。

  今年,致公党中央组成调研组,先后到辽宁、山东、天津、湖北、湖南、安徽、北京、四川、福建、云南、贵州等地进行调研。在此期间,调研组先后召开20余次座谈会,深入到基层支部中间,走到普通党员身边,就基层组织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和有效途径进行交流座谈。7月,致公党中央宣传部还在北京、上海和福建三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状况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本党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意义、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和时代特征等重要内容的认知程度,征求党员对本党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意见与建议。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534份,其中北京535份,上海657份,福建342份。这些问卷对于我们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树立和践行活动,不断提高本党思想建设的水平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对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总体认知情况

  1、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较高

  问卷调查显示,本党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认同度颇高,有87.61%的党员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84.62%的党员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78.36%的党员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73.79%的党员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赞同“必须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党员最多,占77.84%,充分显示了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其次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搞西方多党制”,赞同者占74.58%,表明本党大多数党员认同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再次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搞资本主义。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能搞私有化和‘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赞同者占70.01%,表明七成党员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调查显示,本党党员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非常高,其中对“爱国主义”的认同高居第一位,占比高达92.37%;对“团结统一”的认同居第二位,占比为83%。当被问到“您认为当前国人在民族精神的哪些方面做得不够”时,认为在“勤劳勇敢”方面做得不够的党员最多,占比为53.52%;其次是“自强不息”,占比为51.69%。当被进一步问及“您认为当前国人在民族精神中最值得改进的是哪一方面”时,“自强不息”高居第一位,占比为35.01%;“勤劳勇敢”居第二位,占比为23.27%;接下来依次为“团结统一”、“爱国主义”和“爱好和平”,占比分别为10.76%10.3%9.45%。由此可见,大多数党员认为国人在“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和“团结统一”方面做得还好,但在“自强不息”和“勤劳勇敢”方面仍需努力,以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

  调查显示,本党党员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度很高,对8项内容的认同度均超过七成,其中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认同度最高,占比为90.55%;对“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认同居第二位,占比为85.14%;对“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认同居第三位,占比为84.94%

  总体看来,本党党员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政治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开展活动和加强学习是思想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调查显示,本党党员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依次是:本党活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单位活动、广播、亲朋好友。约有63%的党员把本党活动作为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充分彰显了本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活动的重要性。

  而关于“本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选择“工作实践”的党员占比最高,为79.53%;选择“典型示范”的党员占比次之,为 69.36%;选择“宣教运动”的党员占比居第三位,为67.01%;接下来选择“生活养成”和“与亲朋好友交流”的党员占比分别为54.76%20.4%。这和我们在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调研组在云南召开的座谈会上,有党员就指出,基层支部开展学习,不能靠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要注重在实践上下功夫,引导党员做一名好公民和一名合格的参政党党员,还要着力打造支部的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把庞大的理论体系转化成每名支部成员坚守的理想信念。

  由此可见,本党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需要充分重视“典型示范”和“宣教运动”的作用,并要尽量和党员的“工作实践”与“生活养成”有机结合起来。

  基于此,今年以来,本党中央组织了宣讲团在部分地方组织进行党史党章、多党合作基本知识等内容的巡讲;编写了《中国致公党党员读本》,修订了《中国致公党简史》,为党员加强学习,了解本党历史,更好地履行参政党党员职责提供辅导。还编辑了《致公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汇编》,进行了集中的表彰和广泛的宣传,让党员们切实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开展树立和践行活动的有力抓手

  今年,致公党中央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有力抓手,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实践。一年来,本党中央赴多个地方组织进行调研,与市、区及支部等基层组织进行座谈,了解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情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基层党员探讨研究。本党广大基层组织在活动中结合自身实际,强调突出特色和创新,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如福建省委会开展了创建“特色支部”活动;北京市海淀区委会开展了建设“功能型支部”活动,湖北省襄樊市委会开展了“双岗建功”活动,武汉市委会从2008年开展了“星级支部”创建活动等。这些基层组织都在实践中为活动找准了着力点,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使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了实处。

  与此同时,调研组也了解到基层组织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一些基层组织的发展空间由于种种原因受到影响,难以取得突破,限制了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基层组织经费不足、资源有限、没有专职干部,难以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一些基层组织开展学习、调研、扶贫等工作时很多时候是靠党员个人对党派工作的热爱,参与面不广,持续性不够,组织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出来等等。

  这些问题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调查显示,29.53%的党员认为本党“基层组织制度健全,工作规范,富有凝聚力”,64.67%的党员认为本党“基层组织制度比较健全,工作比较规范,有一定的凝聚力”,二者合计接近95%,表明本党基层组织建设现状总体良好。不过,仍有5.41%的党员认为本党“基层组织制度不健全,工作不规范,比较软弱涣散”。从年龄来看,70岁以上年龄组持第三种看法的党员占比最高,为8.33%;从党内身份来看,中央及省级领导持第三种看法的党员占比最高,为16.67%;从党龄来看,15年以上党龄组持第三种看法的党员占比最高,为7.43%

  关于“制约本党基层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69.43%的党员认为是“经费缺乏”,21.58%的党员认为是“基层领导思想方面的问题”,21.06%的党员认为是“来自本党中层和高层组织的领导与支持不足”,9.97%的党员认为是“基层领导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民主”。由此可见,要促进本党基层组织发展,首先要解决“经费缺乏”问题,其次要着力提高本党各级领导的领导能力,改善工作作风。

  4、有序参与是树立和践行活动的重要实践

  始终牢记历史使命,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是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也是检验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效的重要标准。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组织和党员结合自身特色和专业特长完成的调研课题,提出的针对性、建设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产生了一定的实效。如深圳市委会围绕前海规划专题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以党派名义提出的相关提案连续两年被评为深圳市政协优秀提案,并被确定为当年向市政府提交的两件建议案之一,所提建议多次得到中共广东省委、深圳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部分建议被吸收进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又如,云南省腾冲县支部结合自身所处侨乡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对当地开展华文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连续两年就扩建当地侨校和培植侨力新资源问题以党派提案形式在政协会上提出,受到中共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长亲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该中学现场办公,着手征地,扩建校舍。再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支部,他们将参政议政与党员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自2006年以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委托,连续四年就有关问题展开调研,利用党员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组织调研,同时将调研成果运用到本职工作实践中,赢得了所在单位领导在时间和经费上的支持,实现了参政议政与本职工作的良性互动。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本党党员希望自己“在参政议政方面发挥作用”的占比最高,为60.37%;其次是希望自己“在民主监督方面发挥作用”的党员,占比为58.87;希望自己“在海外联谊和交流方面发挥作用”的党员占比最低,为38.07%。关于“在参政议政方面发挥作用”的自我期许,地市级领导占比最高,为77.42%。接下来是基层支部领导、普通党员和中央及省级领导,占比分别为:67.27%57.79%50%。关于“在民主监督方面发挥作用”的自我期许,基层支部领导占比最高,为59.70%。接下来是普通党员、中央及省级领导、地市级领导,占比分别为:59.15%50%45.16%。关于“在海外联谊和交流方面发挥作用”的自我期许,中央及省级领导占比最高,为50%。接下来是普通党员、基层支部领导和地市级领导,占比分别为:39.76%33.94%32.26%。综上,本党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以更有效地激发党员的履职热情。

  二、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当前面临的良好机遇与严峻挑战。

  1、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党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不断提升。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蓬勃生机,广大党员真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好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与日俱增。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宽裕、政治参与越来越充分、精神生活越来越充分。这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其二,本党“致力为公、参政兴国”、“侨海报国”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党风正派,领导清廉,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另外,本党历史悠久,拥有侨海优势,在海外有广泛影响,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弘扬。譬如,本党81.56%的党员为自己身为致公党的一员而感到自豪,81.42% 的党员对本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信心。

  其三,本党党员大多数都是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知识分子,很多党员是满怀爱国热情的归侨归眷和留学归国人员,见多识广、眼界开阔、胸怀大局、忧国忧民,思想道德素养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能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譬如,本党约85%的党员经常思考价值问题,约90%的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社会的作用表示肯定。本党有89.18%的党员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发生冲突”时,本党42.37%的党员选择“无条件服从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52.54%的党员选择“在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2、挑战也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共同思想基础,就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其二,三十多年来,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剧烈转型,社会上功利主义泛滥,官员腐败屡禁不止,外来思想文化时有冲击,社会氛围欠佳。如本党37.87%的党员认为功利主义是当今中国社会“最主要的一种社会思潮”。本党27.44%的党员认为“官员腐败屡禁不止”是影响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最主要的负面因素”。本党党员来自各行各业,人生阅历各不相同,价值取向较为多样。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如果党员没有正确坚定的价值观,就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其三,本党一些基层组织由于经费不足,党员分散,制度不健全,工作不规范,很少开展组织生活;一些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单一、活动效果有限,难以形成工作合力,这些使得党派活动参与者往往局限于少数骨干党员,不少普通党员被边缘化,难以形成组织合力。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发挥广大党员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深化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基本思路

  1、体现在政治交接的不断推进中。

  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丰富内容和切合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赋予了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成为现阶段民主党派推进政治交接的重要载体和新内容。要着眼于致公党的长远发展,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内在联系,系统总结十多年来我们开展政治交接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尤其是2007年以来开展的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政治交接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行为中,不断深化和推进政治交接。

  要充分利用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85周年和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契机,进一步总结、继承和发扬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并不断赋予优良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要认真梳理和挖掘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的感人事迹和光辉历程,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风范,引导广大党员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汲取营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贯穿于学习型参政党的建设中

  致公党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加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电视电话报告会”和“身边的榜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会议精神,认真研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宣讲报告集》以及《中国致公党党员学习读本》和新修订的《中国致公党简史》等,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方法上,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和好办法要坚持,新时期出现的一些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也要注意采用,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本党中央也在积极探索学习的方式方法,相继成立了中国致公画院、中国致公摄影社,还在中国致公网站上开设了网络互动平台。这些载体为广大党员的学习实践提供了交流平台,有效地调动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党员的参与热情。

  3、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实践中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致公党的履职引导,实质上就是要把我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经验和成功做法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效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履职热情。要在全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参政党意识的确立和培育,使广大党员深刻了解致公党的性质、宗旨、使命、纲领,以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历史、贡献与经验,以此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履职的自觉行动,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潮。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履职思路。在总结以往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有益经验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参政议政新举措,开拓民主监督新形式,研究建立履行职能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履职水平和实效,以工作成绩体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效。第三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履职精品。在履职中要突出精品意识,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组织重点调研课题,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致公党的“侨”“海”特色和专家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点,打造参政议政精品。要认真开展海外联谊和社会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新举措、新模式。力争通过打造参政议政、海外联谊、服务社会的精品工程,展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效。

  4、融入到自身建设的进程中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建设,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建设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如以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85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使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意识;要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联系致公党的实际,特别是要回答好党员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要重视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党员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形成良好氛围;要通过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致公党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精英,要切实为广大党员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搭建平台,使之能够通过自己所在组织来发挥参政党党员的作用,全面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从“人才兴党”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对后备干部和骨干党员的培训和培养,引导党员不断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造就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在制度建设中,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探索建立长效化机制,使符合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受到约束。

                

  注:本文所引用的问卷调查的有关数据均由戴雪梅统计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