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全面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在不久前召开的致公党十三届十二次中常会上,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切地认识到,全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并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新的阐述,提出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万钢主席号召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第一要务,开展参政议政,切实发挥本党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始终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增强参政议政能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我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参政议政工作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从讲政治高度进行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而且要在解决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解决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特别是解决三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道德和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参政议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的方法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发展,也必须重视人文社会的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就抓住了参政议政的关键。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就能够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我们要把解放思想观念,促进服务科学发展和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统一起来,以解放思想为切入点,把握政治方向为根本点,紧扣大局为着力点,服务中心为突破点,努力开创参政议政工作的新局面。

  二、以创新精神改进参政议政工作

  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的参政党,近年来,我们与留学归国人员的联系日益加深,与政府科技部门也有密切的合作。“侨、海”特色是我们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基础,与科技部门的密切合作则为我们开创了参政议政工作新的领域。

  多年来,致公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自身优势,在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华侨农场问题、留学归国人员的创业和发展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得到中共中央领导的重视;近年来,我们又与科技等部门合作,利用《中国发展》论坛等平台,在地方区域发展、环境治理保护、科技自主创新等方面为各级政府建言献策,受到各方面好评。

  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之一就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扩大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参政议政的途径和空间,从而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因此,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民主党派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要不断加强参政议政意识,扩大科学参政议政空间,创新参政议政形式,充分发挥在经济社会进步事业中的应有作用。我们不仅要保持和扩大已有的成果,更需要有所创新,把参政议政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1、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科学参政议政。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专委会例会制度、委员日常联系制度、提案征集整理制度、信息收集反馈上报制度等一系列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参政议政的组织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对调研选题、组织实施、形成成果、落实和反馈等环节进行规范,定期进行参政议政工作总结或召开参政议政成果汇报会。改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制度,建立竞争机制,增加推选透明度,把那些群众拥护、勤于思考、敢于直言,能谋长远之道、善建有用之言的优秀人才推选为代表、委员。使代表本党的这些优秀分子能够切实帮助党和政府实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全面提升本党的参政议政水平。

  2、正确处理参政议政工作实践中的几个关系。(1)服务大局与发挥优势的关系。两者应该紧密结合。如果不从大局出发,就缺乏参政议政的高度和力度;但如果不注重发挥本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则既不能表现本党独特作用又不能反映所联系群体的最大关切,就很难产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精品力作。(2)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提案建议既要有数量,更应重质量。没有一定数量就缺乏选优的基础;没有高质量,数量的堆砌也无意义。要强化质量意识,把质量作为参政议政的生命线。(3)“热”与“冷”的关系。既要重视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不要忽视“冷”点问题。热点问题往往大家都很关注,容易造成选题重复,难出新意;而“冷”点问题往往是为社会暂时忽视的问题。而且热和冷是相对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要深入社会,潜心调研,善于发现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冷”点,做到未雨绸缪。(4)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紧密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提出有现实针对性建议的同时,也要有长远的眼光。有些问题今天来看并不紧迫,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紧迫而重要,我们应及早关注,做好选题,储备资料,做到厚积薄发。

  3、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参政议政工作效率。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为人类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要充分利用这种便利,使信息共享、提案征集、代表委员联系等方面工作更加快速有效。在本党中央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中央网站建立了提案征集、在线调查等数据库模块,为本党中央与地方组织和党员加强联系、交流信息、汇集成果提供了方便渠道。短信群发也是我们加强与专委会委员、各级组织领导联系的一种便利方式。用好用活这些技术手段,必将极大地提高我们参政议政工作的效率,产生更多更好的议政建言成果。

  三、以全党之力量促进参政议政工作

  中国致公党是有“侨、海”特色的参政党,我们有许多海外归来的知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还有许多党员活跃在科技、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他们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经验丰富,大多站在本学科、本领域的前沿位置,是我们参政议政的基本队伍。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很多好的建议、提案就出自各领域的业务骨干之手,是本党参政议政主要的依靠力量。但是,骨干的数量和涉及面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动员全党力量,参政议政工作才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不断涌现热心参政议政的新人才、新骨干。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参政议政工作的同志,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广泛发动党员积极参与、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重视发挥骨干作用,调动二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党的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出精品、上水平。

  要建立一支由领导、专家、学者、代表委员等组成的调研队伍,形成调研网络,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分析整理,用调研报告、专题议案、课题论证、大会发言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提出建议提案。用扎实的功夫,锤炼出名品、精品。

  要注重发挥全党的整体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形成合力。一要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建立专委会例会制度,经常分析研究本领域的热点问题,定计划、选课题、筹经费,把建言献策工作落在实处。二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团体的沟通合作,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扩大调研力量、拓宽信息渠道,使所提建议更有针对性、可行性。三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集中他们的智慧,多建科学发展之言,多献共建和谐之策,多尽富民惠民之力。四要充分发挥老党员的积极作用。本党的许多老党员,是专家、学者及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们有长期同中共亲密合作的经历,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丰富的参政议政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传承本党的优良传统,提升参政议政的水平。

  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动员全党力量,发挥本党优势,不断开拓创新,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第一要务,开展参政议政,就一定能使本党参政议政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新的贡献。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