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油宏康:化解秸秆还田“副作用”提高秸秆利用水平

  在收割小麦玉米的同时将其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是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最主要的秸秆利用模式,能够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耕层结构。但在部分粮食生产水平较高秸秆产生量的地区,连续多年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其“副作用”日渐突出。 

  一是影响播种和出苗质量。大量小麦秸秆粉碎后直接抛洒在耕地表层增加玉米播种作业难度,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垅现象较为突出。同时,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造成土层悬松,使小麦出苗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导致播种量增加、种植成本提高。 

  二是影响幼苗生长发育。秸秆在腐熟时产生热量,下茬作物如果扎根在秸秆附近,常见“烧根”现象,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乃至造成死苗。另外,秸秆腐熟分解过程中农作物植株争夺氮素养分造成作物苗黄苗弱。 

  三是田间病虫害加重。秸秆未经杀虫灭菌或腐熟处理直接还田,秸秆上残留的病菌容易在幼苗上滋生,秸秆腐熟分解时有利于地下害虫繁衍生长,导致下茬作物苗期病害和地下虫害偏重。 

  四是麦田灌溉需水量加大。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土壤透气性增大,水分挥发加快,不利于保墒,增加了麦田灌溉需水量。如不能浇灌好冬前水,影响小麦健壮生长,小麦春季的抗冻和抗旱能力下降。 

  秸秆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价值。为化解秸秆直接还田带来的副作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建议: 

  、大力推进小麦秸秆回收利用。小麦秸秆是良好的可再生造纸原料。建议在小麦种植面积大、地块集中、便于机械作业的地区,由基层政府牵头,农民合作组织实施,引导种植者自愿参加,开展小麦秸秆捡拾回收。引导在开展捡拾回收区域作业的小麦收割机卸掉秸秆粉碎机,收割作业留茬尽量降低,以提高可回收秸秆的数量和质量。 

  扶持秸秆收储体系建设。一是将秸秆粉碎、捡拾、压包等相关机械全面纳入农机补贴范围。二是推广江苏、安徽等省经验,田间捡拾作业的农机作业者按作业亩数发放补贴,扶持壮大作业队伍。三是支持秸秆收储网点建设,在场地建设、资金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在消防、安全监管、运输管理等方面多帮助指导少关停或罚款。 

  加强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集成推广。一是提高粉碎质量,尽量降低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二是在已粉碎的秸秆上喷施腐熟剂,加速腐熟分解。三是底肥增施尿素,避免秸秆分解时消耗氮素影响小麦生长。四是土壤耕翻后跟进耙压,避免耕层土壤悬空造成小麦苗吊死。五是做好冬前浇灌,以提高小麦植株在春季的抗旱、抗冻能力。 

  推进玉米青贮和秸秆过腹还田。除了直接粉碎还田外,从目前技术水平看,饲料化是大量消化玉米秸秆的另一重要渠道。建议根据各地畜禽养殖规模,推进实施玉米全株青贮或玉米秸秆青贮,提高饲料供应量的同时,实现玉米秸秆经过畜禽消化分解的过腹还田,提高还田肥效,避免直接还田产生的病虫危害。 

  加强科技研发根据不同地区主栽作物种类,科技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紧密配合,有针对性设立研发课题,研究、引进、试验示范新产品、新技术,推进当地主栽的各种作物秸秆都能实现综合利用。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