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于思聪:基层抓落实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制度政策框架逐步搭建完善,下步重点将逐渐向强化落实上转变。提高政策落实效率,保证政策完美落地,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见效益,必须着力打通基层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当前,在基层干部抓落实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过于强调属地管理责任,导致基层疲于应付。近年来各级部门特别是区县一级都强调属地管理,乡镇街道的管理责任空前强化。但实际上不少职能乡镇街道既无权力又无能力承担比如环保、安全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区县职能部门大都将工作重点放到了督查问责上,将落实责任压给了并不专业的乡镇干部,影响了落实效果,导致基层治理薄弱,此种“属地管理”甚至会成为上级职能部门推卸责任的借口。 

  二是形式主义依然较重。各种核查、评比、考核名目繁多,导致基层部门把更多精力放到表面文章上。如,党建、安全生产、环保工作等相关考核检查,必须要求有工作台账和足量资料支撑,很多基层单位为取得较好考核成绩,甚至造假糊弄,成为“材料加工厂”。又如,痕迹管理要求使得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单位甚至各项职能都会建立微信工作群,都要求“收到请回复、上传各类工作照片”等的留痕作业,基层干部甚至被微信群“绑架”,占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三是普遍存在会议繁多,乡镇街道应接不暇现象。区县开会部署工作任务占用了大量工作日,基层乡镇只能5+2,白+黑”贯彻落实,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思考谋划工作,推动一方经济发展。 

  四是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目前乡镇机关干部中事业身份人员仍占大多数,受制于有关干部政策,上升通道很窄。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明确属地管理事项。严格界定确实需要乡镇层级进行属地管理、承担责任的事项,理顺县区与乡镇街道的职责关系,切实做到权责分明权责统一,不要事事都要求属地管理,将本应由上级职能部门承担的工作推给乡镇去落实。 

  二是精简督查考核事项,使基层留出时间来抓工作落实。根据工作实际减少区县及乡镇一级的督查,同一项工作检查应统一时间集中开展,能共享的数据进行共享,不要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都伸手向基层要数据。 

  三是参照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设计,尽快推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级并行政策,调动广大基层人员积极性,打开上升通道,推动工作落实。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