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要闻
致公党中央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度第一次集体学习(扩大)会在京召开

3月31日上午,致公党中央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度第一次集体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主持会议并讲话。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恩迪,副主席曹鸿鸣、徐晓兰出席会议并作学习会重点发言。副主席吕彩霞、闫傲霜,副主席兼秘书长卢国懿出席会议。

蒋作君主持会议并讲话

蒋作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是新时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以这一强大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自觉担负起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蒋作君强调,要深刻认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大国竞争的必然选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科技实力转化成科技能力,把科技能力转化成科技效力,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三是科技赋能产业、发挥我国产业优势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蒋作君要求,要切实找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卡点堵点。一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率偏低,科技成果与产业匹配度较低。二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效率不高,创新链条上的各环节衔接不畅,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再到产业化生产,都存在堵点卡点。三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蒋作君强调,要牢牢把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一要育“良种”。好的科技成果就是“良种”,如果种子本身质量不佳,即便拥有再肥沃的土地,也难以培育出茁壮的幼苗、生产出丰硕的果实。二要培“沃土”。充分激发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这些企业成为培育创新的“沃土”。三要筑“生态”,为融合发展提供“阳光”“雨露”,在科技服务、政策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让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更有竞争力。

张恩迪出席会议并作重点发言

会议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作“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专题报告。

学习会现场

致公党中央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图文:潘之源;编校:汪庆发、赵阳)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