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要闻
万钢蒋作君曹鸿鸣出席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打好社区防疫战,夺取战‘疫’彻底胜利”专题座谈会

2月21日下午,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召开“打好社区防疫战,夺取战‘疫’彻底胜利”专题座谈会(网络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鸿鸣出席座谈会。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山东省委会主委、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山东省立医院院长赵家军主持座谈会。

万钢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万钢强调,要高度重视社区防疫工作。社区是防控疫情的主要战场,社区卫生服务在防控工作中发挥着关键的基础作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复工返岗人员增加,聚集性感染易发,一些大城市防控压力凸显,如何做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防控工作,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从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事件来看,新冠病毒通过狭窄空间、空调循环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防止病毒通过新途径、新环境传播将是一个新的考验;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妇幼、务工人员、慢病患者,将成为今后社区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等等。这些社区防疫的新特点都需要我们更加科学、精细地研究,使防控工作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专业化。

万钢建议,在特殊时期,为确保夺取战‘疫’彻底胜利,加强社区防疫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一是聚焦重点人群和难点问题,对老年人、慢病患者等特定人群提供更多的医疗保健服务;二是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发挥医联体、医共体的作用,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构建社区防疫工作长效机制;三是深化改革,加强体系建设,制订基层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处置流程和应对措施,减少多头指挥和多头表格报送。

蒋作君作了发言。他指出,首先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居民是居住在社区的,疫情是可以预防的,抓住社区防控就是抓住了防疫的牛鼻子。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预防有机结合的底层平台,是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前沿阵地,社区医生处在防控工作的一线,是发现外来人口和发热病人、掌握网格内健康情况的前哨,对于当前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社区防控和关口前移具有重要守护作用。再者,在这次防控工作中社区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家庭的作用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是以家护国、举国护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在这场战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展现,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建议:一是呼吁尽快制定《社区卫生条例》;二是进一步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尤其是公共卫生职能;三是建立社区疫情直报系统;四是加强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建设;五是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六是强化社区党建工作;七是发挥好专业性社会组织的作用。

座谈会上,来自党内外的17名专家先后围绕群防群治、长效机制、应急预案、家庭签约医生、科学管控、智慧社区、培训宣传、自我健康管理、乡村卫生建设、体制机制等问题作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在这场保卫人民生命和健康的战斗中,广大社区卫生工作者做出了重大贡献,充分印证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纷纷建议,要组织编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指南,加强防疫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对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关心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等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为高风险医务人员提供相应暂时性的集中隔离休息点,避免返家后造成居家人员感染;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公共卫生机构体系,参照公共卫生机构的管理办法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组织结构;在社区防控采取中医药预防措施等。

致公党中央秘书长卢国懿,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王启平,中共中央统战部一局副局长张衍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诸宏明,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卫,北京卫生局原局长朱宗涵,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杨杰孚,委员陈仁寿、王锡阳、关振鹏、姚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煜,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李士雪,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上海市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兆辉,成都市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曾玲,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副主任卢蔚文,长沙市雨花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蒋福山,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许晶以及致公党中央有关同志参加座谈会。

(文:胡骏;编校:董巍伟、赵阳)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