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2021专题 > 2021年两会 > 经济发展
关于“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成为产业升级的热点。目前传统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途径主要包括:对以流水线为代表的制造系统的局部智能化改造;通过“机器换人”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面向智能工厂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由制造向服务延伸等。

但同时当前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浅层化,核心技术缺乏硬度;亟需建立智能制造相关标准和规范;支持智能制造的产业生态有待完善;数字平台模式阻碍仍较突出等。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支柱,建议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入融合,将其作为“十四五”发展的重要任务,设定阶段性目标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为此,建议:

一、完善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政策设计

一是以示范性企业带动行业发展。明确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设计、感知、决策、服务等制造业全生命周期,打造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化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等智能制造新模式。二是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政府部门采购制度支持智能制造产业,组织实施一批政府应用推广工程,重点推广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高、市场接受度低的重大技术和产品;开展智能制造新技术新产品认定,对认定为智能制造领域新材料首批次、新装备首台套等新产品给予补助。支持企业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探索科技园区、经济园区和企业在海外建立关于人工智能的研发中心、科技产业园区,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

二、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共享平台

支持企业、机构和行业协会牵头制定高质量国家、行业和地区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支持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共享制造平台。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服务提供方与制造企业需求方的对接合作,深度挖掘制造业实际需求场景,实现模式创新,引导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制造资源与行业级平台对接进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应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开放部分系统和数据,将其应用到优化制造业的产品和服务,使“新制造”产业全渠道布局,搭建云平台和实现线上线下、上下游企业协同制造,实现全链条生产智能化。

三、加快搭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网络

围绕核心领域打好技术基础,构建由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构成的技术攻关集群,将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给单位并建立限时转化机制。发挥制造业企业在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上的优势,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平台,对先进控制、智能传感关键共性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智能物流等核心智能制造技术进行攻关研发。围绕上述目的设计、谋划支持智能制造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和人才等政策,研究跨区域创新资源转移转化中的示范、试点政策。

四、强化金融及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集合大数据分析,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加强政府基金撬动作用,支持符合应用发展方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高研发投入和重资产投入的智能制造业。推动金融机构针对智能制造创新金融服务,推广应用“融资、融物、融工程”等金融模式,为智能制造业企业提供“科技贷”“人才贷”“政保贷”等金融征信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金融需求。技术支持方面,注重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差异化特性,鼓励服务机构深耕垂直领域发展,培育一批符合产业集群特色、具备细分行业整体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系统集成服务商,赋能中小制造企业创新发展。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