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万钢:航天、深海、超算、核电等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列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今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逐渐进入了“三跑并存”,并跑、领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新阶段。航天、深海、超算、核电这些领域都逐步走向世界的前列。量子纠缠、外尔费米子、胚胎干细胞等技术研究的成果逐渐地也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万钢表示,科技创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了民生福祉。目前,我们已经有4200多家众创空间、3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企业加速器和150多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创新服务的一个生态网络、生态环境,服务了近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去年新增的就业200多万。

  以下为记者会实录:

  记者:万钢部长您好,《政府工作报告》对五年科技创新进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请问,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万钢: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科技创新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大家共同努力,同样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逐渐进入了“三跑并存”,并跑、领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新阶段。我们的战略高技术逐步走向了世界的前列,大家所看到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航天、深海、超算、核电这些领域都逐步走向世界的前列。基础研究得到了加强,比如说量子纠缠、外尔费米子、胚胎干细胞包括最近的克隆猴,这些技术研究的成果逐渐地也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悟空、墨子、北斗组网这些科学实验卫星,现在为我们的深空探测、定位导航,还为我们的环境监测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就是天眼,还有上海光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很好的进展。

  第二,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实现了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我这几天挺有眼福的,看了一下《厉害了,我的国》,我感到十分感动。桥、水、陆、港,一大批基础建设工程中科技创新都起到了作用,重大专项推动着移动通信、大飞机、新药研制、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像高铁、新材料、特高压、风光水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起来,我们身边都能够感受到。科技创新也极大改善和提升了民生福祉,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人民健康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我们科技体制的改革向系统纵深发展,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主要是在科技投入结构优化了,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主导作用明显了,我们国家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逐步完善、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得到了加强,创新政策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第四,科技创新的力量从过去的科技人员为主向社会大众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性新局面逐步形成。我们在“双创”热潮中产生的众创空间,有效服务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目前,我们已经有4200多家众创空间、3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企业加速器和150多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创新服务的一个生态网络、生态环境,服务了近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去年新增的就业就200多万。科技外交也为国家的总体外交服务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大家去年看到我们主场的国际外交活动,比如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这些都留下了鲜明的科技创新的印记,创新政策对话更加深入,科技伙伴网络不断拓展,合作手段也更加的丰富。但是在这些成绩面前,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我们登高望远、居安思危,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持续发力,使科技更好地为造福人民、发展经济、保障安全来作出贡献。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