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为公,同心同行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最终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衡量标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书记言之殷殷,笃定的话语中政党为人民政党的底蕴和砥砺奋进、创新发展的精神更是振奋人心。其内涵和实质意义深远,一方面作为青年在人生的舞台上构筑我们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和创新理念,学本领,有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像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期盼之真切,让我作为青年所拥有的正能量和理想与祖国密切关联,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追梦,踏实前行。另一方面作为民主党派的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提高自身的党性原则,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今天,致力为公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话语,而是意味着传承的责任和仁爱的情操应如何去实践!在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发挥党员真正的政治协商的作用,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不忘初心,谨记历史使命和传承,以不变应万变

  十九大的主题即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取幸福,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前进的,根本源动力,也是必须秉承和坚持的本性,只有本性坚持住了,理念笃定了,才能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下处乱不惊。作为党员的党性是一致的,纵观历史,在旧时代,党便与人民始终站在一起,共同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苦难。为了民族的复兴和大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饶,前仆后继的抗争,肩负起了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新时代这个重任依旧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但主席透彻的指出也绝不是可以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行的路依旧很复杂,形势很严峻,只有踏实的一步一步稳定前行,伟大事业的实现指日可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党和人民要更加自觉的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是行进路上的先锋,同样是民心所向,党却不是独立存在的,实质是人民力量的汇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需要群策群力,居安思危,勇于创新。如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新的建设指导思想的铺设,都是现阶段发展的亮点和建设规律的实践要求。点滴之水汇聚成海。不变的是本质,变化的是创新。我从中深刻认识到:

  1、传承是品质和信念的传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念不动摇。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自己的实际工作践行“四个自信”。

  3、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层次和文化素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拓展知识领域和范畴,以正能量驱动向上向善,踏实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4、继承和牢记使命不表示照本宣科,始终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征中求发展这个前提,认识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创新中发展,是国家活力的展现。

  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我党“致力为公”的宗旨同为公,精确阐明了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地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儒家经典文献《礼记·礼运》篇,是孔子在阐述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时明确提出的,为人们刻画和描绘了最理想而崇高的政治目标,最远大而美好的社会愿景,这就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大同”理想。紧接“大同”理想,孔子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小康”社会的看法。“小康”可以说是较次一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但也更加接近现实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延续至今,小康社会仍然是我们追求实现的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而我党渊源于“美洲洪门致公堂”发起的洪门。孙中山先生最初秉持“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加入并引导洪门组织,发展至今的致公党,提炼出真理精华,将“致力为公”作为党派的宗旨、精神,其折射出了求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祖国统一、人民幸福等等价值理念。二者皆以“为公”为基本价值追求!

  1、民生为本。习主席心系人民,“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句句实言真切的道出了我国政党政治制度本质,更给出了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科学论断。人民的生活要实现共同富裕,要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困难要面对,但如果只从大义上谈民生,于事无补,只有切身实地的从百姓身边的生存利益着手,才是实事。首先衣食住行是人民最基本的需求,国家的荣耀是人民创造的,同样生活在国家中的人民要能够踏实,安心。这样人民才有更大的希望和动力去维护国家的荣誉。其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维护稳定的人民生活环境。在保证好人民基本的生存条件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再次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对国家机关赋有监督权,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2、民愿为先。人民当家做主,就是要加强人民的民主政治,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条件的必要因素,从民主协商到监督,人民必须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表达权。调查反映保证民意顺畅,从基层到中央,体系明确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行使相关民主权力。前提是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民族团结,政治协商,基层人民自治及区域自治,形成国家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制度需要更加健全,形式需要更加丰富,构成需要更加广泛,内涵需要更加精髓,渠道需要更加拓展,人民民主不只是一个口号,更要落到实处。正如报告中所说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才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3、民怨必惩。新时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人民在行使民主权利能够有法可依,在公正法制进程下,我们需要更多的普及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以便能充分利用民主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有效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贪腐是人民群众最痛恨的现象,也是阻碍国家建设的最大威胁。它存在于党内党外等很多地方,只有标本兼治,才能换来海晏河清。贪腐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追本溯源,往往怨声载道之期,国家也必然不会稳定长久。无论是共产党还是民主党派,党内腐败是对执政基础的最大程度的破坏,需要坚决抵制和杜绝,加强群众监督和法制机关查处整理力度。党外腐败也是经济体制的毒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引发竞争失衡,市场秩序紊乱。进而破坏社会稳定。国家机关有震慑力,人民有监督举报权力,法律有坚决的惩治力,反贪腐的成果才能真正回馈给广大人民群众。

  4、促民发展。首要加强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人民的信仰,精神力量与世界观,是人民生产力创造的精神食粮。马克思主义引领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出发,积极的弘扬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让人民从内心深处去感受文化与思想的融合,踊跃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脚步没有停歇,却原来越坚定。全民健身的普及和社会全民教育和素质的提升,带来的不止是鼓舞,更是振奋人心的正能量。其次要发展,就要改善人民的生活,彻底脱贫,走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养老一类列体制根据当前社会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不会驻足不前,而是勇于涉险。在尝试中取得经验,稳步发展。最后考虑后续,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准备,有了精神财富必然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需要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环保才是当前时代的主题,防治打气污染已经是当前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难题,环境治理需要每个公民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和补偿到位,党政机关对破坏生态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监管,加大监管和处理力度,就像习近平主席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政治协商,同心而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指导方针。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永恒不变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最大程度的联合。经过漫长岁月的实践考验,统一战线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符合我国国情并需要长期秉承的政治制度。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特色,它的积极作用一直表现在通过人民政协达到凝聚共识,提炼关键,抓住重点,切合实际等达到对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补充和修正,使民主制度在党派基础上得到有效反馈和完善。而各民主党派需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与中国共产党拧成一股绳,牢牢的固定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旗帜。这是民主党派所肩负的责任,也是作为民主党派致公党党员的光荣使命。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统战工作因时而异,有需要提升自身实力的努力的方向和空间,也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如何把它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我们首先要努力做好自己,用匠人精神尽心尽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以致公党党员的责任和荣耀去为民请愿,心系社会与祖国,大的成就是伟业,同样用良好的操守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功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期间为我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中国梦在一代一代的努力下很快就再也不是梦,而实现之时,我只用自己的心声去表达:骄傲着,我的党,厉害了,我的国!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