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京津冀的农业与水土资源利用相关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探索研究水土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致公党中央与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专家组织调研组在黄淮海与西北地区进行了多次调研。
调研组了解到,京津冀的农业与水土资源利用不可持续问题严重,表现在:水资源短缺已洞穿底线、土地资源不堪重负、粮食增产特别是冬小麦生产危机加剧等。
为此,建议如下:
一、转变水土利用方式,疏解京津冀资源约束
(一)恢复水资源支撑能力,最大潜力在农业结构调整。京津冀农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2%,推动节水型产业的发展,最大潜力在农业。京津冀区域用水量中约70%是农业,农业用水量中约70%是冬小麦,冬小麦种植是造成区域水资源失衡的重要原因。建议不断调整种植制度、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发展节水作物,理性控制种植规模及其用水量。此外,京津冀区域农业用水效率较低,节水潜力巨大。
(二)压产休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关键举措。建议运用多种方式尽可能减少农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缓解地下水资源衰变态势。在战略安排上,一是“以水定产”,按水资源量制定限水灌溉制度,合理制定京津冀区域粮食生产目标;二是调整区域粮食种植结构,如减少冬小麦种植面积或采取其它作物替代;三是适度进口优质小麦,加强节水作物研发推广。在空间布局上,要按水资源分布和灌溉区域的特点合理利用耕地,加大“绿水”即地表水、降水充足地区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加强“蓝水”即地下水超采区的耕地恢复性治理,对于严重超采区、禁采区应采取逐步增加休耕规模的方式,直至地下水采补平衡。
(三)重视水土资源新平衡的重建和农田、森林、草地系统性恢复,整体提升区域生态服务水平。京津冀区域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要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区域生态服务能力,有必要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各类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一是保持一定数量的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用地,适当退耕还林还草有助于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提高。二是构建结构合理的用地空间,加大生态系统服务的热点地区保护,构建包括农田在内的空间形态完整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对湿地萎缩退化、生态用地破碎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分区分类科学休耕,重塑京津冀水土利用新平衡
(一)科学安排分区分类休耕。建议回归耕地的本质属性,加大宜耕土地、优质农田的建设力度,对于不宜耕土地,要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分三类开展农田休耕。一是严重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区域,实行永久性休耕或长期休耕。尽可能减少这类区域土壤层的人为干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或种植特殊植物加快污染土地治理,整体提升区域生态服务供给能力。二是一般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区域采取环境修复型休耕和轮作方式。重点加强耕地综合治理,阻控修复污染耕地、保护提升土壤肥力;严格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调整种植结构,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构建种养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三是具备较好水土资源条件的优质农田区依据粮食供应紧张程度采取市场调节性休耕和保护性休耕。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等施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损害;有计划、分区片进行季节性休耕,减小小麦种植规模,保护和恢复水土资源,降低超负荷农田比例。
(二)妥善安置休耕农户。建议统筹财政资金对纳入休耕范围的农户给予休耕补贴,规定休耕期限内只种一季,或适度引导种植有益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肥力的绿肥或牧草,鼓励种植优质饲料等,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户经济收益。对重金属污染区域种植有益于土壤修复治理特殊作物的农户给予生态补贴。
(三)进口中亚优质小麦弥补休耕引起的粮食生产缺口。中亚五国的小麦产量占全球的3.2%,其中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列全球小麦生产国第15位和24位,与我国存在巨大的农业互补性。“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加快实施,为我国农业“走出去”到中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加大农业生产合作,不仅能缓解京津冀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矛盾,还能带动新疆等西部地区粮食生产,激活西部发展活力。
(四)发展多种方式的节水农业。采取种植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变更、工程节水技术、节水灌溉制度、保墒和旱农技术等多种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主要农作物而言,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和保墒旱农技术平均可降低灌溉用水量的20%左右,如果在平原区内普遍采用当前成熟的农艺节水技术,与现实产量相比,平原区粮食产量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五)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良田建设。土地整治是调控国土空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格局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抓手。要积极利用土地整治这一工具,以绿色化为导向,调整城镇、农业、产业、生态等用地空间,全面提高生态农田比例。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要求,定量、定位、定用、定序开展国土空间的整治建设,全域推进并实施网格化管理,重塑与京津冀未来人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六)加强区域资源变化监管。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重点实现京津冀区域水土资源变化、粮食产量变化、生态系统服务等情况的动态监测,对各类土地利用活动影响进行统一监管,为从区域一体化层面统筹国土功能布局、实施制定土地利用及相关政策、保障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和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本文系致公党中央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书面发言之一)
背景链接
京津冀地处的黄淮海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京津冀增长极的优化发展与黄淮海平原作为中国核心口粮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相互构成制约。在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价保持长期低迷、储备粮成本负担加重的发展趋势下,应将京津冀资源利用放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中,抓住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的粮食生产合作,缓解京津冀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矛盾。
近年来,致公党中央与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专家组织调研组在黄淮海地区与西北进行调研,研究水土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京津冀的农业与水土资源利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调研组发现,京津冀地区发展面临着水土利用不可持续的严重制约,突出表现在水资源短缺已洞穿底线、土地资源趋于枯竭、粮食增产特别是冬小麦生产危机加剧,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关键在于转变水土利用方式:逐步恢复水资源支撑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压产休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视水土资源新平衡的重建和农田、森林、草地系统性恢复,整体提升区域生态服务水平。
调研组综合多次调研成果,形成了《关于分区分类科学休耕,重塑京津冀水土利用新平衡的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相关建议,作为书面发言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