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生专区
归 来
  站在阳台上,看着近处的青草,稍远的红色木屋,还有远方的蓝天,我的思绪回到了七年前的那个夏天。也是在这个叫做“通往北方之路”的国家-挪威,也是这座城市,这所大学。 

  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已经接近尾声。论文主题是前一年选定的,关于对中国西部木格措水电站的工程地质分析。我来到导师的办公室,一来希望获取他对论文的指导意见,二来想听一听他对我未来发展的建议。 

  “笃笃……”我轻轻地敲了敲门。 

  “请进!”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从办公桌上平铺的书籍里抬起头,湛蓝的眼眸下是坚毅的脸庞。 

  老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来中国讲过学,为包括黄河小浪底在内的众多重大工程作过咨询,提出了许多工程技术建议。他和蔼可亲,为人师表,对于学生的提问,他总是微笑着解答。带着学生地质实习爬山时,他总是走在最前方。记得有一次参加课程考试口试,他让我根据岩石标本列举种类名称。端详着这些石块,回答道:“我记不全这些石块的英文名称,但我想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于……”原以为这样的回答先生不会满意,可我却得到了最高分。 

  这一次,我似乎比以往更紧张。轻轻地吸了口气后,讲道:“毕业后,我想工作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学业。对于工作去向,我想听听您的意见。”他抬起头,注视着我:“你不远万里前来求学,难道不正可以把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带回你所在的国家吗?等你需要再次学习的时候,我们欢迎你回来!”我无法想象这样的话语出自一个外国教授之口,这么多年来一直心生感动……    

  两个月后,我背起行囊来到祖国中部的一所高校任教。我的住处位于一座老式楼梯房的顶层,斑驳的墙壁上残留着以往住客的笔迹,水泥地板上红漆已经暗淡褪色,一阵风吹过来,木制窗户上生锈铁钉固定着的玻璃还不停地晃动……但是,这些暂时的环境与条件没有影响到我报效祖国的初衷 

  吃饭是个问题。食堂橱窗里摆放着一排排红彤彤的菜品。我要适应无辣不成菜的口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校园外的饭店里我强调不加辣椒,可炒出的菜仍辣得我眼泪直流,厨师说因为锅是辣的。我对自己说,你要适应,你完全可以。 

  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看到台下满屋的学生,我紧张得双腿发颤,一堂课下来汗水浸透了衣衫。但是,我热爱这个工作,整整四个学期从教学到课程设计,再到毕业设计,能将所学的知识与这么多学生分享,看着他们毕业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我满是骄傲。 

  导师的邮件不期而至:“你从现在的工作中收获不少吧?之前让你写过的研究计划获得了资助,是时候继续学业了。我快要退休了,不过我已经为你推荐了新的导师。”读着信,不禁又想起了先生的模样。 

  十三个小时的飞行穿越半个地球,舷窗外是那么熟悉。我又来到了这里,这座城市,这所大学。 

  新导师是一位五十余岁的中年教授,第一次握手,我就感到了他的力量和自信:“欢迎你,年轻人!下周我们去工程现场。” 

  有着世界最多海底隧道的挪威,施工现场会是什么样的呢?在施工掌子面,没有想象中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只是两、三名工人在有条不紊的操作机械,熟练的钻孔、装药、引爆、通风…… 

  我开始了新的学习。博士阶段的学习,紧张又富有挑战。在固定课程之外,我补充着研究所需的其它知识,不仅要现场查勘采样,也要进行编程计算分析。 

  学业结束前一个月,我又去向研究生市的导师作归国前的道别。老先生说:“我建议你先积累一下在欧洲工业界的经验再回国,这对你未来的工作很有帮助。”两周后,一份知名工程研究咨询单位的工作合同便寄到了我的桌前。 

  我决定暂时留下来。 

  这儿,汇聚了世界各地六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虽然工作时间相对弹性,但每个人对单位创造的价值不能少。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我就参与了十余个科研与工业咨询项目,并开始自己主导项目。 

  随着技术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我归国的念头也愈加强烈。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倡议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出现在新闻上。我感觉到,中国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这时的祖国应该比以往更需要了解国际工程技术的人员。 

  圣诞节前的一个上午,我向供职单位递交了书面辞职报告。收拾好行囊,告别了同事,我站在阳台上,看着近处的青草,稍远的红屋,还有远方的蓝天……我的心已飞回了祖国。 

  再次登上返程的客机,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面对多家单位的邀约,我选择了与共和国同龄的一家中国企业。 

  在这里,我可以做促进产学研联合的桥梁,做连接中挪技术的桥梁,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尽一份力。 

  从国际研发合作到科技项目管理,再到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我有了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而为祖国企业服务更让我由衷的感到自豪!工作中,我注意到虽然国内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大,但普遍存在着技术缺、融资难、风险大等问题。由于合作共赢意识不足,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之间的内耗很严重,有时项目的报价甚至远远低于成本价。这些就不单是一个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让社会更多的加以关注。 

  回国有了一段日子,我不断关注到民主党派人士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一个春日的早晨,我来到了以侨海为特色的致公党省委机关毛遂自荐。从县域产业发展到城市饮用水安全,再到省开放崛起战略,我有幸参与了多个党派调研工作。我给自己打开了服务社会的另一扇门。 

  区域青年海归论坛上,我建言加快工程资金与技术的整合,加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在撰写的«整合工程技术资源、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一文中,建议工程企业加快融合速度,抱团出海取代以往的单打独斗,被海归论坛专刊收录。我撰写的《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中国工程技术标准»一文,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用。 

  有人问我回国的原因,我说:“我不能确定归国后的情况,但不回去我一定会后悔。”这其中,既有独生子女一代对于父母的眷恋,更有对于祖国母亲的眷念。 

  感谢这个可以让我们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更庆幸我能用所学,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系致公党湖南省委委员、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