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今后各级党委、政府、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工作努力的重点和方向。本文就推进地方协商民主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一、总结协商民主实践,完善协商民主制度规范性
推进地方协商民主工作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需要地方政协认真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理论探索和研究,并开展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专题调研,进一步完善政协委员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主席会议工作规则,以及专门委员会通则、委员视察工作条例、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推进协商民主有序规范运行。可以研究制订《协商民主制度的程序规定》,对哪些内容需要协商,由哪一方面、哪一层次、以及通过何种形式进行协商,做出操作性强的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协商前,应有哪些必要的准备程序;协商中,各党派人士发表意见有哪些具体程序;协商后,协商结果如何运用等等,也应有细致的规定。在具体事务的协商过程中,甚至可以考虑引入公开辩论程序和听证机制,尽量做到协商过程的全面、公开、透明。
二、进一步明确协商内容,拓宽协商领域
按照政协章程及十八大提出的“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的精神,进一步明确协商内容,拓宽协商领域。一方面,党委、政府自觉主动地将党政各项重要决策事项纳入政治协商范畴;对推进区域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和紧迫问题不急于求成,唐突冒进,而是集思广益,展开协商;在制定专项公共政策及重要规章上,要事先通过政协协商,充分汇集民意,深入讨论,之后再行决策,同时通过协商,把党委、政府的意图讲清楚、说明白,使政治协商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合力的过程。另一方面,政协组织增强主动协商意识,增强协商的计划性、系统性,就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影响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开展协商,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推动更多民生问题的解决。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了我国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这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职能的具体体现。《中国政党白皮书》指出,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形成了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从目前地方层面的实践来看,这两种政治协商的基本方式都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进一步有效推进协商民主可以更广泛地兼顾不同界别、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的个人和企业、机构等的不同述求和机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协和民主党派自身协商水平
一是严把委员入口关,把那些热心参政议政、有见地、有能力、敢于说话、善于协商监督的代表人士吸收到政协班子、委员队伍中来。二是要加强政协工作者、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的学习、培训,既要学习时政,又要学会协商、监督、参政议政,还要了解各方面知识,才能做到提出的意见有科学性、合理性,成为真知灼见。三是要加强政协调查研究,对人民政协、政协委员的调研、视察形式、方法、经费作出明确规定,使人民政协能够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实情,掌握真相,剖析问题,进行高质量的建言立论。政协形成的提案、建议案、社情民意,不应追求数量,而要追求质量,提出的每一条建议、意见都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以常州市为例,近年来,致公党市委会建立了《致公党常州市委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年度履责报告制度》,每年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履责情况交流,在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之中,提高参政议政、民主协商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坚持和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将极大提高参与协商民主的质量和成效。
现在每年各级“两会”,政协委员的提案都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但是大量提案都是“个人作品”。这也是造成目前提案数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提案数量多使得政府部门疲于应付,这有悖于协商民主的初衷。协商民主之要就在于“协商”。协商的形式一是书面表述,如提案;二是口头表述。无论是何种表述都需要表述者不仅立足于自身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并且还要有着“仗义执言”的意识,能广泛联系和了解所代表的界别、社会群体来充分体现民智民意,有序参政议政。
四、加强对协商民主和多党合作制度的宣传教育。一是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媒体都应该加强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活动、工作的动态宣传。二是定期向社会介绍政协工作开展情况,提案办理情况,人民群众反映的社情民意处理情况,党委、政府采纳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进展、落实情况等。三是要在全社会进行多党合作和协商民主制度的宣传教育,培养全民的政治兴趣、政治参与热情,提高全民政治素养。
当今的中国正在发生各种变化,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这些变化和新时期,中国政府和全社会上下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的思维和行动方式,适应这种新变化。在顺势而为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加强落实,走一条重公平、重民生、重质量的可持续、内涵式、精细化发展之路,推动中国梦最终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