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浙江
史明华:愿将一生献给水利

    “我这辈子就交给水利事业了,兴水利、消水患,保护水环境,让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一想起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总有一种自豪感。 

  我出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农村,小时候家乡“大雨大灾,小雨小灾”,长年目睹父母的辛劳,兴水治水之思便在我幼小的心间生根发芽。79年高考时,我第一志愿就填报了华东水利学院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 

  从1983年8月毕业分配到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设计院开始,我便全身心投入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等工作上。这些年,我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每设计一项工程,都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恒似水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因为难于治理,给两岸百姓带来过不小的灾难。1946年以前的2000多年间,黄河有近1600次泛滥威胁,河道大改道共26次,所以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 

  我从学校一毕业就加入了治理黄河事业,先后参加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西线南水北调调水工程、中线南水北调穿黄工程、黄河下游大堤除险加固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 

  很多工程一开始都处于原始自然状态,山上林深草茂,还常有走兽、蛇蟒出没,我和勘测设计人员携带着大量勘察设备,拿着锄头、砍刀,翻山越岭、开山辟路,战酷暑,斗严寒,不畏林深、虫扰、水险,从黄河源头到黄河入海口,到处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自1946年人民治理黄河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全河上下孜孜以求,共同努力,保障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供水安全,筑牢了山川秀美的生态屏障,维护了川流不息的黄河健康生命。即使现在离开了黄河,我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就会想起当年,即使苦点、累点,也觉得无比骄傲与自豪,当年的汗水没有白流。 

  攻坚克难没有捷径可走,加班熬夜、出差调研是我36年来的常态。我总觉得对家人有所亏欠:当年,妻子马上就要临盆了,我却还在青藏高原上从事西线调水的考察工作,难以放下手头的勘测任务,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暂停,前功尽弃。无奈,只有打电话,让姐姐来郑州照顾。当我完成任务回到家时,女儿已快满月了。我曾有过感伤,但不后悔自己当时的选择。 

细如丝 

  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是对工作最好的尊重。测量、绘图都是细致活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6年来,我严谨、认真地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牢固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高标准对待工作,坚决杜绝“差不多”现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书本的知识,只能解决部分问题,需要经常更新,更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我经常向老师傅请教,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空着的工程指挥部会议室里上课、彻夜攻坚。一有新问题冒出来,一请教得出新思路,一讨论找出新方法,我都会记录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蝇头小楷,工工整整,工作至今已经写满了几十个小本子了,这些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中国水利行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双边和多边水利务实合作。比如,水利部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跨界河流联合水利工程建设。其中,中哈跨界河流联合水利工程成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的一名水利工程师,责无旁贷,主动而为,为全球水治理的中国方案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与经验。 

  自2011年开始,我先后奔赴柬埔寨王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斯里兰卡国从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仅参加了柬埔寨王国马德望多功能大坝、菩萨省三号和五号坝、暹粒省一期防洪工程等项目的勘测设计工作,还担任了柬埔寨王国马德望多功能大坝和斯里兰卡国延河水库的施工的设计代表,负责这两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基隐敝工程验收工作。 

  有时候为了一点点细节问题,即使语言不通、沟通不便,也要与施工方、监理、业主各方争得面红耳赤、绝不妥协,因为我明白,一点点的失误、一丝丝的偏差,都可能会给整个工程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和损失,甚至会对两国关系造成深远影响。所以,每一次我都会据理力争,将误差控制到最小范围内。 

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么些年,我一直与水相伴,深深受染水之善、水之清,自己也一辈子与人为善、自诩清渠。 

  1999年下半年,我接到了去黄河下游查勘黄河大堤的任务,正准备出发,但得知研究室内有位20多岁的女同事得了白血病,急需O型血浆,而郑州血库没有足够的备用血浆,家里人急得团团转。我义无反顾和另外几位同事赶往血站,献血结束后,顾不上吃中饭,就随勘探队的车去黄河下游查勘了。我深深明白义务献血对于生命的意义,回到浙江工作后,我不仅自己献血,还用亲身体验,鼓励身边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 

  我对人宽,对己严。平时,我对人总是和和气气,也总是看到别人长处,哪怕是再差的人。当然,我也有严厉的时候,那是工作中,重大原则问题绝不含糊。 

  “纯粹”——朋友们这样评价我。我想,我的单纯,在于坚守初心,专注做好水利事业;在于三十六年如一日,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担当作为,严守职责;在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水关国运,三农兴旺重中重;利系民生,百姓安康头上头。1950年10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拉开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序幕。此后,在新中国的阳光普照下,水利工作者们不忘初心、披荆斩棘,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谱写了世界大坝工程史上一项项新的纪录,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个奇迹。而我能有幸加入其中,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倍感荣耀。 

  奋进新时代,我相信,我们能继续以“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胆魄、“慢工出细活”的韧劲,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走实走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继续一年接着一年干、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让中国水利事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真正地造福子孙万代。(张碧帆)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