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卫红接待陈嘉庚长孙陈立人慰问团召开在滇南侨机工眷属新春座谈会
1月6日下午,致公党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刘卫红热情接待了由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副主任张至方、陈嘉庚纪念馆文物保护科科长周国强、华侨博物院院长刘晓斌组成的“慰问在滇南侨机工眷属慰问团”,并在致公党云南省委机关会议室召开了“慰问南侨机工眷属新春座谈会”。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国内工作部部长李爱民、侨光小学校长段红燕、南侨机工眷属代表出席座谈会。致公党员、南侨机工第三代江雨辕主持座谈会。

参观文化走廊

慰问团合影
慰问团一行参观了致公党省委机关和文化走廊,刘卫红向慰问团介绍了致公党云南省委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在思想建设、参政议政、海外联谊、社会服务、党务工作等。介绍致公党云南省委成立30周年纪念章内涵,并将其赠与陈立人先生。

会议现场

刘卫红
座谈会上,刘卫红回忆了南侨机工的历史,她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广大党员的新期盼,我们致公党云南省委要把南侨机工的优良传统传承好、弘扬好,学习“嘉庚文化”,把南侨机工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传承下去,做好南侨机工宣传工作,讲好这篇厚重的侨海故事,不断丰富云南民族抗战历史记忆库储备。她表示随时欢迎华侨组织、华侨眷属经常到致公党云南省委参观。
陈立人对南侨机工眷属们表达了亲切的问候。他谈到,3200余名南洋华侨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分九批抵达昆明支援抗战。他们不顾生死,通过滇缅公路抢运物资,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的南侨机工们,无私地把他们的青春贡献给了祖国,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国能够强大起来。也希望南侨机工眷属们有更多的机会能去厦门看一看,了解这段历史。
张志方说,南侨机工群体是一个不能被遗忘的群体,南侨机工的精神一定要永远地传承下去。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嘉庚精神”和“爱国精神”,民间团体和学校是两个很好的平台。民间团体能将南侨机工的历史排成剧目并在各地演出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还应该抓好孩子们的教育,把这种爱国精神传承给下一代人。
刘晓斌高度赞扬了南侨机工的精神品质。他说,今天看到许多二代三代的南侨机工眷属都铭记着这份历史,他非常感动。华侨博物馆一方面要进行展示,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研究,一定将这份历史很好地传承下去。
周国强对陈嘉庚纪念馆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还介绍了南侨机工的历史,他说,南侨机工们放弃了自己在国外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毅然决然回国参与抗战,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在南侨机工也有好几位女扮男装的英雄人物参与爱国抗战。他们这种无私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李爱民对归国华侨联合会的相关工作、相关活动作了介绍。他表示,归国华侨联合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将做好华侨工作,加强海外联系,为广大华侨服务。
段红燕对华侨小学的办学情况做了介绍。她说,当她了解到南侨机工的这段历史,她深受感动。她一定要将这种精神贯彻到教育中去,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让学生也学习到这种爱国情怀。同时,她对支持关注教育的各华侨组织、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林晓昌深情介绍了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的这段历史。他说,作为南侨机工眷属,他受到南侨机工的重托,身上肩负着讲好南侨机工的历史的重任。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接好传承南侨机工精神的接力棒,一定要将这段历史很好地传承下去。
张云鹏代表南侨机工及家人,向嘉庚先生三代人道声表示感谢。他说,感谢陈嘉庚先生、侄儿陈共存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三代人几十年一直牵挂、关心、关爱着南侨机工及家人。他也代表南侨机工及家人,对祖国人民表示感谢,感谢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南侨机工!
与会的南侨机工眷属们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父辈祖辈的南侨机工精神力量对自己的支撑。为了记录南侨机工爱国抗战的历史,传承南侨机工的爱国精神,他们兢兢业业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会后,慰问团向与会的南侨机工眷属发放了新春慰问品。

全体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