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于2016年1月14日在海上文化中心举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上海市委主委张恩迪、中共静安区委书记安路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虞丽娟,区政协联合党组书记陈永弟,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友梅,中共静安区委常委、区政府联合党组成员邓小冬,中共静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凌惠康,区人大联合党组成员杨志健等领导出席会议。民盟静安区委主委王钢代表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侨联致贺词。应邀出席本次大会的还有致公党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大学统战部,区相关部、委、办、局联合工作组,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侨联、涉侨单位、共建单位及部分党员所在单位的领导。
大会选举产生了致公党静安区第一届委员会,在其后举行的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董敏华为主任委员,李成梅、吴月、胡奇敏、胡国辉、顾宏伟为副主任委员。大会高度评价原闸北区委、原静安区委离任委员为区委建设和发展作出的无私奉献,并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大会期间,代表们审议了《致力为公参政兴国——致公党闸北区第三届委员会五年来工作回顾》和《致公党静安区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一致通过《致公党静安区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号召静安区全体党员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本党市委和中共静安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全面完成区“十三五”建设目标,实现“国际静安,圆梦福地”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董敏华主委代表新一届区委领导班子发言。他表示,原闸北和静安两区“撤二建一”,是国家和本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适应形势要求,抢抓机遇、加快融合,奋发有为、参政兴区,既是摆在区委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时代赋予区委的新任务、新使命。新一届区委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弘扬本党宗旨,提高政治定力;进一步推进组织建设,增强组织活力,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积极参政议政,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深化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增进区委融合,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日常工作,在原两个区委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再铸辉煌,不辜负广大党员的信任和期望。
安路生书记祝贺大会的胜利召开,并向全区致公党员表示诚挚问候。他指出,致公党原闸北区委、原静安区委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共同心同德、肝胆相照,坚守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感、致力为公的履职使命感、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加强思想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建言献策水平,不断发扬致力为公传统,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闸北、静安“撤二建一”以后,必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新一届区委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团结带领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信念、深化共识,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夯实基础、练好内功,着力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人才汇聚优势,巩固和深化共同政治思想基础,增强政党意识和协商能力,在全区政党协商中主动作为,紧紧围绕“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多谋长远之道,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实现“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目标,加快建设“国际静安,圆梦福地”履职尽责、再立新功。
张恩迪主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全区致公党员表示亲切问候,并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指导区委工作的各级领导和有关工作部门、各兄弟党派和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致公党原闸北区委、原静安区委在致公党上海市委和中共原闸北区委、原静安区委的领导下,依靠和团结广大致公党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社会服务职能,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各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后五年是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新一届静安区委要继续弘扬“致力为公”宗旨,把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上海市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来,积极投入闸北、静安“撤二建一”的各项工作,增强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发展。要深入贯彻《上海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会议纪要》,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创新和推进自身建设,关注党员发展和培养,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参政党基层组织。要深入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提高政治定力和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聚焦创新发展主题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中共静安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效能,为区域发展尽心出力。要充分发挥“侨”、“海”特色,科学把握工作规律,凝侨心、汇侨智、集侨力。要拓宽社会服务工作领域,不断提升工作能级,有力促进社会和谐。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