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致公党走过了95个年头,重温多党合作历史,总结过去,思考当下,面向未来,在新时代背景下,致公党要明确历史方位,树立担当精神,开启新征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
一是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当年,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聚集在共产党的周围,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是自觉的郑重的历史选择。今天,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实践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理论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和担当精神。回顾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光辉历程,老一辈领导人的坚定政治信念、高尚品质和爱国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人来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各民主党派在政治继承、组织建设和发扬传统的自觉与传承,成为世代相传的的一种文化基因,指引了一代代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继续谱写时代的担当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是更积极地履行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国家大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做好国家的事情需要各方的努力与精诚合作,民主党派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上都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并在新的时代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对我国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民主党派新的历史方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目标越伟大、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凝聚人心和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民主党派大有可为,在新时代中找准新方位开启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党派的郑重承诺,更是信任与期待。我国面临进入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改革进入攻坚区深水区,国际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民主党派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落实中提供强大持久广泛的支持,这既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供导航定向,又明确了方法路径,民主党派在新时代开启新担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要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时代得以坚持和完善,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民主党派的政治使命。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必须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提高“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合作共事、解决自身问题”五种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自觉维护好党派形象,扩大党派的影响力,在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攻坚战中破解难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化改革中广建良言、广献良策,协助政府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为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提出参考,始终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中开启民主党派高质量的新征程。
(作者:陆安慧 致公党大连市委员会副主委、致公党大连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