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辽宁
一名致公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记我市援疆医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宋卫科

2020年3月,他入疆以来,针对额敏县人民医院现状,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医疗技术帮扶,开展了多模式磁共振指导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 

 

6月份的一天,一位49岁的哈萨克族男性,因突发头晕、构音障碍、肢体无力急诊入院抢救。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经多模式磁共振评估,确诊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立即启动静脉溶栓预案,同时向患者家属充分交代溶栓的必要性和相关风险,入院45分钟开始行rt-PA静脉溶栓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头晕明显减轻。术后第四天,患者头晕消失、言语清晰、行动自如。 

 

他指出,目前在我国居民死因中,脑卒中高居第一位,并且发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半数以上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通过开展先进的多模式磁共振成像技术,提升卒中诊疗水平,能够确定哪些患者更容易从静脉溶栓中获益,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体化的医疗服务,从而减轻卒中负担,让更多的卒中患者重获新生。 

由于当地饮食结构不够合理,加之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非常高,患者人数众多,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他开展了辽阳援疆专家送医下乡义诊、健康宣讲活动。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四高”特点。他充分发挥援疆专家的作用,多次深入偏远乡镇,为当地农牧民送去医疗服务。他走进上户镇卫生院,为患者现场讲解脑卒中防治的健康科普知识,普及“FAST”原则——快速识别判断“脑卒中”。为当地医务人员进行脑卒中学科建设培训和教学查房。 

 

在医疗援疆上,他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业务技能优势,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提高当地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补齐人才短板,要援在关键处,切实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为当地造就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他按照“师带徒”培养计划,充分发挥了以师带徒作用,毫无保留把先进技术传授给大家,带领神经内科全体医师共同提高,每日进行日常查房工作,对每位危重症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现场教学,提出诊疗方向,明确诊断,提高科室医生诊疗水平,利用每天晨会及碎片时间,开展学习理论知识,分享临床经验和心得,指导病历书写,不断规范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师带徒”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辽额两地,相隔万水千山,援疆戍边,是责任和使命,是难得的经历和财富,他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致公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赤诚丹心挥洒在援疆路上。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