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公党长沙市委党员彭晓玲长篇报告文学《空巢》出版
致公党员彭晓玲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 《空巢——— 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日前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用脚走出来”的作品,是作者历时两年,深入全国8个省13个县(市),探访70余个“空巢”之后,依据采集得来的第一手鲜活材料创作出来的。
空巢是社会转型之痛,需全社会共同直面这个痛点。
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群。他们正是我们孤独的父老乡亲,形单影只,形影相吊。他们用尽自己的一生在为子女付出,即便到了本该养老享福的年纪,依旧还要为子女乃至孙辈辛苦操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者彭晓玲在采访与写作过程中始终沉浸在一种感伤、感动与感慨的心情里。她在采访自己的写作对象时,总是用心去抚慰这一位位空巢老人,尽己所能地为他们送去一个微笑、一次拥抱、一丝温暖,献上自己的一声问候、一句劝慰、一只小小的红包,或者陪他们一起叹气,一同无声地流泪。她在内心深处万分怜惜和热爱着这群孤苦的老人,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家人,并用女性作家细腻而感性的语言将自己的心情如实地记录下来,希望将这种感触传导给读者,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数以千万计的留守老人,关注空巢老人的生存、病苦,关心他们的忧伤与疼痛。
作者借助对数十位老人的故事的讲述,也提出了一个峻切而尖锐的社会问题:谁来养老?谁来抚慰那些苍老而孤独的心灵?她呼唤爱,呼唤孝道,呼唤人间真情,也呼唤更快更好地建立社会养老机制、救助机制和安慰机制。空巢是社会转型期之痛,是时代之伤,需要全社会共同直面这个痛点和伤口,采取有效的手段及办法予以弥补和填平。彭晓玲通过创作这部报告文学完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