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致公党90年的风雨历程,基本启示如下:
一、必须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不动摇
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决定的,也是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奋斗逐步认识并自觉接受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中不断取得历史性进步,才能同心协力把共同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基本前提和政治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历史也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致公党脱胎换骨和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致公党自三大以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致公党始终做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和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团结奋斗精神不变。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致公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抗日战争后期,移居重庆的陈其尤,受同乡好友、共产党人黄鼎臣影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认为“今后只有中共路线才能救国,本党亦只有走中共路线,才有前途”,于1946年初回到香港对致公党进行彻底改造,亲自介绍黄鼎臣加入致公党,参加致公党的改组工作。之后,恢复组织活动始终得到中共华南分局连贯、饶彰风、许涤新等同志的帮助和指导,为致公党三大的召开作了政治上、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三大”是致公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大会,大会宣布致公党从此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正如黄鼎臣指出的“它是本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本党由一个没落时期的旧民主主义的政党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新民主主义进步政党”[1]。
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口号。1948年5月5日,致公党领导人陈其尤和各民主党派领导人以及无党派人士,向国内外各报馆各团体及全国同胞发出《各民主党派为召开新政协致海内外电》和《各民主党派为召开新政协致中国共产党电》。6月9日,致公党单独发表了《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宣言》。这次发表宣言,成了致公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标志,也是致公党党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49年,本党中央表示“中共在中国革命艰苦而长期的斗争中,贡献最大而又最勇敢”,“这次新政协的召开,无疑我们得承认它是领导者和召集人”。至此,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就成了致公党的一种至高无上的信念。
信念就是态度,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这一点对民主党派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我们要把自己的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和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这是一个举什么旗,朝什么方向走的大问题。在前一段时间召开的中共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2];俞正声也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对于一切违背和削弱这个思想政治基础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是政治底线,不能动摇。”[3]两位领导的讲话,从共产党的领导的角度再次强调,统一战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第一位的。从我们民主党派的角度思想,这也是我们的政治底线,不能有丝毫动摇。这也是近9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
二、必须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迟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望,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多少年来的无数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事关民主党派建设的根本性政治问题,也是体现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政党关系的重要标志。事实也证明,致公党只有在这条共同的道路上,才做到了与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1948年9月,致公党选派陈其尤、陈演生、黄鼎臣、官文森、雷荣珂、严希纯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陈其尤代表致公党在会上发言时表示,“今后,我们愿尽最大的努力推动侨胞各尽所能为新民主主义祖国的建设而共同奋斗”[4]。这些标志着致公党作为中共友党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始。
1950年4月,致公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定致公党的任务是“加强和中共及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巩固人民民主的专政,加紧恢复和发展生产,完成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建设”,并指出“本党应特别关切华侨、帮助华侨,团结和教育华侨,并号召华侨踊跃投资国内的生产建设,发挥华侨革命传统的爱国精神”。从此可以看出,致公党开始逐步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道。之后,1952年11月召开的五大、1956年4月召开的六大,基本上延续了四大指导思想,将党的主要任务归纳为组织华侨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1979年10月,党的七大召开,提出党在新时期的任务,即: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1983年11月,党的八大召开,提出立志改革,充分发挥致公党与海外有广泛联系的特点和优势,发扬全体党员和所联系的归侨、侨眷及其海外亲友的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促进祖国统一和保卫世界和平贡献我们的力量。八大后,致公党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协助政府落实侨务政策,到积极发挥参政作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再到如今的“一个参加、三个参与”;从开展智力支边、科技扶贫,到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不断拓展海外联谊工作,到今天主动发挥民间外交作用,做好未建交国家的外事工作等等,我们致公党无不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无不凝结着广大致公党党员的智慧和汗水。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民主党派与中共加强亲密关系的道路,是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有效道路。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间正道,来之不易,弥足珍贵。“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们和共产党一起是这条道路的创造者、坚持者,也是这条道路造福于民共同的见证者,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正如万钢主席十四大报告中所讲,“致公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推进高素质参政党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团结全党同志及所联系的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三、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民主党派的政党属性不含糊
民主党派的政党属性决定了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也决定了民主党派工作的基础和起点。90年来,正是致公党中央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及时发展党的属性,才确保了党的发展壮大。
从1925年10月致公党的成立,到三大召开前一段时间,还没有完全摆脱会党的影响,还处于未成熟阶段。“三大”的召开,致公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由旧民主主义政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政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三大”的《大会宣言》鲜明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观点,它标志着此时的致公党已经是新民主主义政党。“四大”以及之后一段时间,党内在思想上出现了左右,在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问题上发生了剧烈的争论,但最终还是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行列中出现致公党”[5]。1952年11月,郑天保在作“五大”总结时,明确提出“本党历史上与洪门有很深的渊源,有特别的关系,这是事实,但不是代表他们,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本党是新民主主义政党,……它与洪门的任何一方都有根本不同之点。”[6]
1956年4月,党的六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中国致公党是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1979年10月召开的“七大”提出“中国致公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1983年11月召开的“八大”提出,“中国致公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1988年12月召开的“九大”,明确提出中国致公党是具有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党。至此,致公党一直被表示为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
1990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意见》阐明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明确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从此,致公党各级组织把主要精力开始用在了参政议政上。“十大”以后,一直到2012年底,基本上使用了参政党这个概念。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中国致公党是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十四大”修改党章时,沿用了这个表述。
在2013年年初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2015年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说明,在政党关系中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是友党;在政治属性上,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政治要求上,民主党派必须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必须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亲密的关系。应该说,此定义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政治功能、政治要求进行了新界定,为民主党派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和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致公党秉持了不同的政党属性,即从爱国华侨社团—旧民主主义政党—新民主主义政党—社会主义民主党派—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也正是因为致公党不断坚持和发展了自己的政党属性,才很好地确立了自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功能,才确保了致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了本党各级组织和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才有了本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的最辉煌时期。
四、必须永远坚持“致力为公”的立党宗旨不偏离
“致力为公”是致公党的立党宗旨。“致公”取自“致和欲事,公义同谋”之意。一段时期,因受孙中山先生影响,致公党把“天下为公”作为本党的政治理想。
不管是1925年建党之初,还是1947年恢复组织,90年来,无论领导集体如何更替,致公党始终坚持了这一信念。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致力为公”在不同的时代其内涵也随之发展。比如,1947年“三大”后,致公党把实现新民主主义胜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88年12月,致公党召开九大,把“致力为公,团结奋进,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根本宗旨。进入新世纪后,致公党中央提出“致力为公,参政兴国”口号,并把它作为了党的宗旨。“十三大”以后,对“致力为公”又赋予了更新的内涵,概括起来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团结全体党员和所联系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积极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之后,“致力为公”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致公党中央提出了“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新提法,如2014年12月召开的十四届三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坚持致力为公和侨海报国两大主题”,基本上已上升到了党的宗旨层面。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统战工作会议,习近平、俞正声、孙春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颁发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条例》明确了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习近平还专门就政党协商作了论述。他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协商中不要各说各话,流于形式,要有互动、有商量……”。这些,看似是给中国共产党提的要求,但我们也不难悟出,“什么叫不‘各说各话’,什么叫不‘流于形式’”,“怎样做才算‘有互动、有商量’”。作为每一个民主党派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对于民主党派的要求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如何理解“致力为公”?现任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多次在不同场合进行了解读。“公”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可以理解为“天下为公”,它要求致公党眼界要开阔,放眼天下,为实现“中国梦”凝侨心、聚侨力,为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心聚力。“力”就是作为参政党的能力、力量; “致力为公”工作的着力点,应该理解为三项基本职能,就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所以,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以前的那种“‘闭着眼、捂着耳’念稿子,凭主观臆断提建议;不图有效果,只求有发言”的参政议政旧观念,真正积极地了解中心、知晓大局,对情况一清二楚,提建议胸有成竹,事前要下真功夫、硬功夫。
五、必须坚决防止“添乱”行为的发生不放松
“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是李瑞环对有关人民政协工作的精辟论述,并成为指导政协工作的重要方针。这其实也是党派工作应该恪守的行为底线。
从致公党“三大”后的历史看,我们总是力所能及地围绕中共中央的中心、大局做力所能及的工作。1947年,致公党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1949年1月22日,致公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名发表《对时局的意见》;28日,致公党发表《拥护毛泽东时局声明》,坚决支持“将革命进行到底”。1950年1月,陈其尤发表《坚决拥护土地改革》;11月,参加签署《民主党派联合宣言》,拥护中共中央抗美援朝,并组织本党党员、华侨、侨眷贡献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1979年10月,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的致公党召开“六大”,统一思想,修改《党章》。《党章》明确指出致公党在新历史时期中心任务是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争取早日完成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特别是1988年12召开了“九大”,确立了致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即“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共同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之后,这一思想一直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工作之中。2012年底,“十四大”明确提出“致公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推进高素质的参政党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团结全党同志及所联系的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7]
然而,“十个指头有长短”,个别党派的成员没有做到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穿始终,“惹了麻烦”,“添了乱”。比如,2014年8月28日,农工党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委黄峰平侵吞公共财物301余万元、110万元来源不明被审判;12月11日,民进会员龚辉受贿逾200万元被判有期徒刑7年;2015年1月6日,民建广州市委主委潘胜燊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接受组织调查,成为十八大之后首个公开的被查民主党派高官。本党个别党员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触犯法律,有的不注意场合、不注意分寸,随意说一些不该说的话,甚至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这些都违背了本党的宗旨和原则,必须坚决加强纠正,必须防止问题的发生。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具体地讲就是,面对社会转型、利益调整带来的观点差异、诉求分歧,更加要求统一战线坚持求同存异,加强正面引导,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加要求统一战线搞好参政议政,积极协商建言、出谋献策,最大程度凝聚智慧;攻坚经济社会发展“两难”甚至“多难”问题,更加要求统一战线聚合知识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最大力度凝聚力量。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三个凝聚”说的是必须加强统战工作,对党派呢,则是要求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的三个努力方向。这一点,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收录于《中国致公党理论研究选集——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90周年专辑》)
参考文献:
①《中国致公党简史》中国致公出版社 2010版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出版社
③孙瑞华《中国参政党研究》华文出版社
④陈延武《万水朝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系致公党北京市委宣传处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