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致公党党员马一德“将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建议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采纳
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马一德2013年提交的《关于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师”新职位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经致公党中央上报后被采纳,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组织编纂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将“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纳入国家职业分类,标志着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建议》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竞争加剧,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不可或缺。企业对既懂得技术又熟悉知识产权法律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尤为迫切。然而,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专利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及司法领域,兼具法律、管理、技术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
为此,马一德建议: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师”这一新职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具体而言:一、知识产权管理师应经过定期、针对性的职业培训,通过考核获得职业资格,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商业化的综合商业管理人才;二、知识产权管理师作为高知识含量的职业,可从三级开始鉴定;三、申报知识产权管理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或实践背景,由有关部门对申报人员进行资格鉴定和考核,并颁发知识产权管理师资格证;四、企事业单位再招聘知识产权人员时,可以知识产权管理师职业资格作为评价其应用能力和水平的依据,保证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建议》经致公党中央上报,被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采纳,并送中共中央高层领导,直接推动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编纂和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建设,“知识产权专业人员”作为一种新的职业,被正式纳入2015年7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也标志着其职业身份在国家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立。将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纳入国家职业分类,是知识产权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至关重要一步,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