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致公党北京市委主题教育培训班的体会

  致公党北京市委和北京社院、广东社院充分合作,以“继承优良传统、牢记宗旨使命”为主题,以中国致公党成立90周年和致公党北京市委成立35周年为契机,以“重走致公路”为载体,开展了系列教学活动。有幸能作为一名学员分别参加了6月3日~7日的北京社院网上学习和8日~12日的赴广东实地参悟党史的异地教学,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党派成员,不仅经历了高校恢复招生之后的复苏时期和国家三十余年来改革开放的经济高速发展,也经历了走出国门在外十余载的留学与工作,深刻体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党外人士是高校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往往具有学科专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研发资源优势,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资源整合、对外交流、引资创业、科学攻坚等方面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做出重要贡献。因此,作为致公党基层干部,不但应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还要加强致公党史学习,培养自身的大局意识,更好地建言献策。此次培训班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在致公党北京市委的精心筹划下,本次培训班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匠心独到,又相互关联交叉。北京社院网上的理论学习环节,为学员提供了主题丰富多样的课程。在广东,致公党广东省委原副主委谢慈庭、广东社院教学部主任冯颖红,分别围绕致公党党史、当前香港政治生态及涉港统战工作进行了授课,还实地参观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陈炯明史料馆和汕尾市致公党革命前辈陈炯明、陈其尤、黄鼎臣工作生活遗址或故居等,让大家有机会更深入地感悟致公党的历史,体验革命先辈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增强了自己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的荣誉和自豪,也更加增强自己为党增辉的责任。

  在此,结合有关文献调研,主要针对民国时期中国致公党政治主张及其实践的演变进行一些简单的梳理。

  中国致公党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民主党派。它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动荡的社会形势催化下,以美洲洪门致公堂为基础改组而来的。中国致公党自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到如今己走过了90年,在这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致公党的性质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长期以来,致公党为争取祖国繁荣富强和维护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而奋斗,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

  从1925年建党到1930年,中国致公党经历了从酝酿到产生的过程,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具体内容包括:主张发展“三建主义”,以“联省自治”为主要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主张民主政治、反对一党专政,主张经济民主化、发展农业,合理解决土地问题。这些主张,有些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进步性以及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其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局限性。此外,由于刚刚成立的中国致公党在理论上尚处于幼稚状态,对国内外的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缺乏科学的分析,所以其在组织形式上虽然已转变为政党,但是它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并未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的1931年到1945年是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致公党政治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中国致公党逐渐改变了政治立场,与国内各党派一起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战之中。抗战结束后,中国内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中国致公党重新恢复了组织活动,并且随着自身认识不断加深,并逐渐看清了美国调和中国内战背后的侵华目的。由此,中国致公党走上了彻底反蒋反美,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致公党在这一时期,积极地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反内战、反独裁斗争以及积极地参与筹建新中国。中国致公党的政治主张反映了海外华侨、归侨、侨眷的政治理想,代表华侨政治势力的新崛起。中国致公党在民国时期的政治主张及实践,逐步实现了海外侨胞参政议政的夙愿并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同时加强与海外华侨的联系,发挥华侨的经济优势,为我国侨务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47年5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宣言和告海外侨胞书,提出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从此,中国致公党走上了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共同奋斗的道路,逐步从一个华侨政党转变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民主党派,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伟大事业的参政党。

  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国致公党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历史探索,使得我们对中国致公党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同时,在新的时期开展对中国致公党政治主张和实践活动的研究,一方面能够将致公党的政治发展历程理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为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借鉴之处;另一方面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出发,对其进行历史剖析,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解,以及促进这种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正确认识与评价孙中山、陈炯明、陈其尤等领导人对致公党的贡献,不能因为某些领导人的个人原因而擅自夸大或贬低其对致公党产生、发展所起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需要通过中国致公党来继续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鼓励海外侨胞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推动所在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关心和支持祖国的发展,加强同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的联系,鼓励他们回国服务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广泛联系海外侨团和人士,促进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华夏儿女的大团结,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系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昌平区支部主委)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