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上午,参加乐山市第三届台胞台属联谊会换届选举,我再次当选为市台联会理事。会上,聆听了中共乐山市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领导对菲律宾南海仲裁闹剧无果而终的讲话并与赴会的41名代表互通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近况,共话友谊;下午4时30分到渔咡湾金海棠宾馆7楼会议厅,听了中共四川省委第七巡视组向乐山市市中区反馈的巡视意见。”
以上,就是我这一天在“日记”里记叙的内容。多年了,我坚持了有事情可记录时会做一点笔记,理清生活的线索。可谁能想到,就是我这样一个有着复杂的台、海关系出身背景,父、母亲都曾经是专政对象的子女,如今同样能参与有关国家大事的讨论,能在为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宁的平台上与党的领导层共襄家乡盛举,同谋桑梓和谐。想一想,能让人热泪纵横,感激涕零。
注定的统战对象,我的出身
1945年6月,也正是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抗战胜利的曙光即将呈现的前夕,我出生在了四川西昌邛海边的一座军人医院里。其时,我父亲王正廷(原名王家荣)从成都电报局沙河堡国际电台调赴西昌已3年。这3年中父亲与我在西康省“禁烟”督察处供职的舅父吴英权认识,并在同样供职于国民党刘文辉部军队某团部的姨父王惠民(我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了姨父,因为五姨父无儿无女,我改叫他姨爹)的撮合下,与我的母亲吴祯祥结为了连理。那时,母亲刚从成都女子高中毕业,赴西昌探亲,豆蔻年华、青春无知,年轻的父母也算能在半壁江山炮火连天中偏安一隅了。次年有了我,第三年,我便在风景如画的西昌邛海医院呱呱坠地了。可谁能想得到,正当国人欢天喜地庆祝抗战烽火熄灭,人民本该过太平日子,我们举家也能返回成都共渡美好时光时,交通部一纸调令,要调我父亲去台湾,完成接收被日本侵略者苦心经营了多年的无线电报业务。我父亲早年就读于四川大学无线电专业,后在成都电报局国际电台工作,也曾在重庆璧山接受短训。1942年,当抗战转入极为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又考虑在形势危急时需三次迁都(先武汉,后重庆),迁到大陆内地崇山峻岭四围的西昌去。我的父亲被选派到西昌电报局后,由于业务的往来,结识了与之宿舍为邻的黄觉庵(原名黄诚之,中共西康省委地下党负责人),李成英(原名李映辉,同为地下党员)夫妇,相交甚好。尽管我父亲一生都未加入国民党,他钟爱的是他所精通的报务技术。这些都是后来帮助我们踏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时任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的黄伯伯和时任四川省妇联主任的李阿姨告诉我们的,也得到了我母亲的证实。1957年,我母亲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被错划为右派,送去沙坪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回家时已失去了工作。就在我们举步维艰的时候,母亲想到了父亲在西康省共事的好友,希望能得到帮助,让我的出身不再影响到前程。1946年,我父亲调台湾时,我正患“天花”,右臂上烂了“痘子”,一路上战火连天,妇弱子幼,承受不了一路颠簸,母亲才回到了荣县娘家,是我拖累了母亲,才让台海相隔几十年,父母成了诀别。这些情况在2014年,我准备随四川省作家代表团去台湾访问,顺道祭扫父亲陵墓前,同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锦荣先生的通信中得到证实,值得庆幸的是,当年我到了成都暑袜街电报局后,在他们帮助下,找到了与我父亲曾经共过事的马天吉先生,那时他是成都无线电厂厂长,得知我的来意后,马先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让我们去找黄觉庵先生,也许黄伯伯能给我们证明点什么,帮助我们得到工作。回到乐山后,我又给国务院罗青长首长去了一封信,反映我们的情况,不久,四川省委统战部与乐山地委联系后,在中共乐山地委安静副书记、军分区王烈义政委亲自安排下,我们夫妇都踏上了教师岗位,直接分配到了沙湾太平镇同一所学校任教。
1981年,我们又通过在北京航空工业部的表兄吴奇文,从西德、巴基斯坦去信台北电报局,父亲收到了我们的信,很快从新加坡给我们寄回了家书和外汇。这让我们举家连同在洪雅县中正街居住的三伯父王家源、堂弟王德富(烟草公司经理)、王德遥(县政协)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而他们当时也都还未被落实政策。所不幸的是两三年后,父亲患上了骨癌,才在信中告诉我们:1950年,台海中断联络后,他不得已在台北成了家室,育有两女一子,分别在美国、新加坡完成了硕士及以上的学历,子女现侨居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马来西亚柔佛州。
想想有了这样复杂的海外关系,能打碎“唯成份论”的桎梏,只有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党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英明政策,才让我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出现了奇迹,数十年来,在党的统一战线光辉照耀下,我不仅加入了民主党派——中国致公党,并在这个政治舞台上做出了一定贡献,奉献了绵薄之力。
统战政策促志成
从小,我热爱学习,勤奋读书。60年代初期,小学升初中时一个班50多位同学,仅有3位学生考上公办中学,我便是其中的一位。刚进中学不久,反右斗争开始,年底时母亲在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判了刑。我也受到牵累,划入“可以改造好的子女”行列。1962年被下放到乐山棉竹公社当知青,返城后又在矿山、工地打过工,代过课,直到1973年才当上教师,一干将近40年。
当年我们由乐山,乘车、步行,拖着行李渡过大渡河,来到离乐山城70里的太平镇中学时,教室、教材、学生,一切都很陌生,是太平镇党委事前给我们安排的宿舍、年级、教哪门课,直至户籍、粮油、副食、工资都保留在城里,并告诉我们,有公办教师指标时,再行转为公办教师。
在太平学校任教的3年,我们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固定工作,那时我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每上一堂课,教一篇课文都十分认真。我向老教师借阅参考书,认真备课,又利用每个月回城取粮油副食品的机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反复琢磨,认真钻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探索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我深知,我们去乡下后,地县统战部门的领导,仍在不断打听着我们的情况,太平镇上的任书记告诉他们:“这两位从城里来的老师,学校、家长、学生反映都好,不仅书教的好,连最调皮的学生都服了。”两三年后,我们已经得到多次表彰,工资也做了调整,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关怀和照顾。
1976年,我们被调回城里教书,我被安排在嘉乐民中,妻子去了新建小学。
1978年,有了公办教师的指标,我们夫妇二人,连同香港工商界巨子田先生的侄女田克萍(马增林先生的妻子)一同转为了公办教师,我在乐山五中任教,妻子调到了徐家扁小学。
1979年,通过考试,我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五年制函授学习,五年后本科毕业,成绩优秀。妻子也在1982年以高中毕业的学历考入乐山县教师进修学校,脱产学习,一年后,取得了中师毕业证书。
每次哪怕最微小的进步,都得到了市、县统战部门的关心。我深知,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党的培养,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
我在乐山五中任教直至退休,担任了18年语文教研组长、28年班主任,获乐山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成为了中国教育写作学会会员、四川省中语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有多篇论文获奖。
幸福和荣誉接踵而至,离不开个人的奋斗,更离不开党的恩泽,悉心培养。想想走过的这些路,哪一步能离得开党的关怀,教导和信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身不由己,道路自己选。2005年,我在乐山五中退休后,留校教书一年,同时应草堂高中、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兼课任教,有时同一天要跑三所学校授课。这以后又在外国语学校高中任课两年,乐山师范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晓春曾多次希望我去学院开讲座,我婉言谢绝。我个人也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家乡的教育多做些事。2011年,我当上市中区八届政协委员后,全身心投入了履职尽责,才退出了我所钟爱的讲台。
参政议政报党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的:“一切向前看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回顾过去,几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我怀揣着对党的坚强信念,不忘过去,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跟党走,永怀感恩之心,尤其在加入中国致公党以后,给我搭起了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平台,可以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古训,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我用平凡的一生在践行着知恩图报,践行着个人的命运紧紧同祖国的命运联在一起,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拳拳之心,以奋斗和发展无愧于一位民主党人的神圣责任,追求着光明的前景。
1989年,在党和祖国的命运经受着重大考验的时刻,我在马来西亚归侨曾汉添先生引荐下,参加了中国致公党的活动,从此便同这个具有“侨”、“海”特色的政党的脉搏跳动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成为一名致公党党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正确领导下,我先后担任过致公党市中区支部委员、主委,致公党乐山市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市中区第五届、八届政协委员、常委,人大代表,现仍为致公党四川省委、致公党乐山市委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
我不计较职务,只知道用一生去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恩于给了我全家福祉,给了我参政议政平台的中国共产党。
20多年,我撰写了300多件提案,百分之八十被各级政协采用,半数以上提案得到了成果转化,我在市政协大会上的发言,曾受到李吉荣、黄明全、余伟、姜晓亭、罗建安等中共乐山市委领导的批示。4件提案还被全国政协、致公党中央采纳,不少提案被致公党四川省委选用,有的还被四川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90年代初期,我撰写了《整合乐山旅游资源,发展乐山旅游产业经济》、《将乐山旅游打造为经济支柱产业》以及《打造峨眉山为天下第一山》的建议,至今还在为乐山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佛教文化目的地发挥着作用。
2003年,我写的《制止岷江河道滥采砂石,维护岷江航道通畅》以及《渴望岷江碧水长流》的文章被刊登在《人民政协报》上,后者以半版篇幅刊载,并附加了编者按语。
2008年,我上交的《关于对全国老少边穷地区农村教师实行特岗津贴的建议》提案。这份提案经致公党四川省委慎重研究、反复调研、认真核实后,作为在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的集体提案,引起了大会的高度重视。当年提案又被致公党中央采用作为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的集体提案。经过多年运作,这份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提案反映的问题已付诸实践,至今还在为招聘特岗教师,稳定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发挥作用。2012年,由我撰写的《关于设立国家职业病防治基金的建议》同样被全国政协、致公党中央采用。为广大职业病患者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份提案的形成,是我花了数个月的心血,跋山涉水,不辞辛劳,自费走访峨边、马边、井研、直至西昌、云南调研后以形成翔实的材料,才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近年来,我担任乐山市市中区八届政协委员后,我以台联界别,致公党市中区支部党员身份在全会上,做了3次大会发言,并在每5年召开一次的市中区区委政协工作会议上做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大会发言,会后反响强烈。2013年、14年、15年连续3年被评为市中区优秀政协委员,在这一届中我一共向市政协、区政协撰写了30多件个人、集体提案,有的还被作为区重点督办提案和市重点督办提案。
2013年,我撰写的《关于利用乐山弥勒大佛肇建1300年举办“大佛节”的建议》也曾被乐山市委、市政府采纳,促成了乐山“大佛节”的举办,同时被《四川政协报》、《大公报》、人民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转发,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15年,我撰写了《拓展乐山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圈》的建议,为今年在中国茶乡——乐山,举办效应很广的“茶博会”,助推地方茶产业经济发展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4年前,受中共乐山市委统战部推荐,以民主党派党员身份担任了乐山市“民情观察员”以来,从《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创新、协调发展的建议》到《22路公交车站台收发班时间标示有误》。事无巨细、林林总总上百件社情民意,用稿量居百名观察员之首,被中共乐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民情观察员”称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用一生做的贡献,获得了致公党中央、四川省政协、省军区、致公党四川省委、乐山市政协、市中区政协的多项奖励,而每一次、每一项都离不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铭刻着继承“致力为公”的光荣传统,履职尽责,努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才能结出硕果。
阅尽春色话平生。未来,我将把习总书记的讲话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时刻牢记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春风化雨,永远成为催我前进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