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将其转化为心灵"加油站"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潜藏于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思念情绪,一旦远离故土,便会或急或徐涌流而出。乡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亲友、乡亲、同胞的思念;第二层是对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的怀念;第三层也是最深层的,是对历史文化的眷恋。
乡愁是什么?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乡愁有时候就是想念家乡的味道。"在美国达拉斯居住了20多年的尤文,虽然经常到唐人街吃中餐,但还是觉得不过瘾。有时,她还会飞回广东汕头,去吃地道的潮汕传统美食--"蚝烙",以解乡愁。
"乡愁有时候就是想念家乡的声音。"在北京长大的张小军在日本经营着一家超市,他告诉记者,一想家就会想起老北京胡同里的叫卖声,"磨菜刀的、打芝麻酱的、卖糖葫芦的,好听着呢。"
"乡愁有时候也是想念家乡的人们。"一位旅德的留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我的乡愁是爷爷的扁担挑着夕阳,是妈妈在灯下织毛衣的身影,是出国时朋友们的祝福和笑声……
"乡愁有时候还是想念家乡的方块字。"潘先生在澳大利亚从事摄影工作,他跟太太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唐人街买几本中文杂志或是新近出版的图书。"我是金庸迷,以前在国内随便跟谁都能神侃一番,在这儿显然不可能,只能时不时地把读过的书再翻上一翻。对我来说,乡愁似乎就在那一个个方块字里。"
乡愁几乎是挥之不去的--王珍雯老太太在美国生活了快40年,近来却决定回到家乡上海养老。"不是子女不孝顺,日子过得也很宽裕,可就是想家呀。其实,上海变化这么大,去哪儿都要先查查地图。不过,说也奇怪,一到浦东机场,我就觉得心里踏实了。"
乡愁常常又是不期而至的--在德国学习芭蕾舞的张静说:"有一次,经过一个乐器店,透过橱窗刚好看到一个小姑娘在挑选琵琶。当时,立刻就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涌了上来,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琵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家。"
乡愁虽言"愁",却是美丽的。"乡愁能够引发对亲情、对友情、对一切过往美好事物温暖的回忆,它有时候就像是一种无形的支撑力,成为我们在异乡拼搏时可以休憩心灵的归处。"旅居新加坡的于女士谈起乡愁,十分动情。
乡愁有时候又是酸涩的--特别是对于第一代移民而言,艰难的拼搏和心灵的孤寂,让他们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压力无从宣泄,只能默默地想家。已经在英国生活了6年的孙晓宇对记者说,刚出国的那两三年,一提到"家",常常会出现大家相拥而泣的场面。
的确,乡愁说来是如此的清晰,因为它总是浓烈、真切地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乡愁又是如此的模糊,因为它存在于每个人各自不同的心理体验中,难以捕捉和定格。
乡愁,在海外华人心中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也因此有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在著名诗人余光中看来,"乡"不同于同乡会之"乡","愁"的意义也不单纯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愁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层是亲友、乡亲、同胞;第二层是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第三层是历史文化。乡愁不仅是对生活过的故乡、故居、故人的怀念,更是一种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整个传统文化的故国时空。它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
在一些学者的分析中,乡愁既是一个时空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乡愁是人类羁旅异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所以,乡愁首先是个距离概念,离乡愈远愈浓重强烈。其次,乡愁的内容和对象往往是记忆中的昨日人与事,是个时间概念。与此同时,乡愁还是个文化概念。因为对海外华人而言,"故乡"不仅是狭义上的出生地或是籍贯地,更包括了广义的精神家园。
乡愁,是有层次的,是立体的。对于海外华人,乡愁就像一张透明的网,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
乡愁:为什么?
乡愁是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等合成的果子。"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的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结,植根于华夏儿女的骨髓之中。也正因为此,海外华侨华人的离乡之痛、思乡之苦往往会比其他族裔来得深远、绵长。
跟海外归来的朋友聊天,他们都有一种体会:乡愁总是很远,远在家乡,远在记忆的深处;乡愁又总是很近,现实生活中随便一桩小事也会触及对故乡的回忆。
在海外,乡愁的产生似乎不仅仅是因为跟故乡缺乏沟通交流。王铁洲是澳大利亚的一名留学生。他告诉记者:"其实,现在打电话很方便,特别是父母学会了网上聊天,我们每天都可以交流,还能通过在线视频看到对方,对家里和国内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是了若指掌,但还是常常想家。"
在海外,乡愁的产生似乎不仅仅是因为物质的缺憾。陈先生是20多年前到加拿大的,如今有一家小型服装厂。"刚来的时候,生活很艰难,心里苦闷。现在有车有房了,条件越好,饱暖越足,怎么反倒乡愁越浓了呢?"
在海外,乡愁的产生似乎也不完全取决于是否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美国华文作家黄运基移民美国已经50多年,早已加入美国籍,居住在白人占绝大多数的旧金山日落区,但他还是经常要去唐人街走走。他说:"我一到唐人街,心里就感到特别实在。"
那么,海外华人的乡愁从何而来?又为何如此绵长强烈?
记者为此请教国内一些心理学专家,他们指出,这是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传统文化因素等诸方面合力的结果。
其一、中国人有着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结。
"跨一步,便成乡愁。"中国人民大学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章军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敏感带,它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游子思归、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最深切、最浓郁、最真挚的一种情结。正是这种恋家的情结,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海外华人思乡的神经。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的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结,植根于华夏儿女的骨髓之中。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温暖的向往;无论走多远,家乡永远是心中的明月;无论走多远,亲人永远是思念的源泉。这就是乡土情结,它不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也正因为此,海外华侨华人的离乡之痛、思乡之苦往往会比其他族裔来得深远、绵长。
其二、华人在海外往往会体验漂泊痛感和生存痛感。
中国人心中永远解不开的乡土情结,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存观念。在《老子》一书中所描写的理想社会,其实就是这种生存观念的反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就是永远厮守着家乡的那块土地,永不离开家园。即使到了现代,这种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使得中国人常常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所以离开故土的海外华人,往往会觉得不稳定和无着落,体验到'放逐'的巨大失落和酸楚,体验到漂泊痛感。而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漂泊痛感的良药。这也能从一个层面解释,为什么华人会有如此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章军分析说。
"到一个新的群体中去生活,能否融入其中,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哲学上把这称为'生存痛感'。对于第一代海外移民而言,生存痛感更为真切,所以他们的乡愁也往往要比第二、第三代来得浓烈些。"
其三、华人在海外的孤儿心态或是边缘心态。
美国华文作家黄运基将华侨称作"海外孤儿"。从台湾移居美国的於梨华说:"别人都是有家可归的人,而我永远浪迹天涯。"有不少老华侨感慨地说:即使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也早已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但他们仍被视为"中国人"。这种"外人"和"他者"的处境,常常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边缘人。
为什么许多海外华人会产生一种边缘的感觉呢?
从事海外移民和华文研究的学者熊国华指出,首先是因为华侨华人"远离了一个情感上认同的家",从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样一来,他们一方面失去与家乡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种族、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别是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居住国的客体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是置身于社会的"边缘",是文化身份模糊的"他者"。所以,在这种心态下,即使是奋斗有成者,乡愁也如影随形。
其四、华人对文化寻根的执著。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内在行为要求,而海外华人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这种确认就显得更为重要。文化寻根就是要确定"文化身份",所以对他们而言,故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归属。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乡愁也变得更为厚重和悠远。
一位美国华裔社会学者曾指出,对文化寻根的执著,首先是因为海外华人在面对异质文化时,产生了认同危机。在异质文化的包围中,海外华人一方面汲取西方文化的某些长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另一方面,又在两种文化的对比和冲突中,更加鲜明地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珍贵,从而在异域更加自觉地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认同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海外华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坚守。这一点,从唐人街的繁荣可以窥见一斑。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唐人街,在那里,从中国的建筑到中国式的乡情、友情、亲情和伦理氛围一如国内。
"不过,海外华人这种自觉的文化寻根意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文化乡愁,而这一层面的乡愁是不会受到时空阻隔的。"
乡愁:怎么办?
跨越乡愁需要敞开胸怀,让"客居心理"得到适当调理。乡愁的倾诉常常让人感动,但即使再美好的情感,也不宜任其弥散、沉湎。一方面,我们要保留这份美丽感觉,让它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不妨适当排遣,在认同和接纳上下功夫。
乡愁人人有,到底怎么办?专家认为,乡愁的倾诉常常让人感动,但即使再美好的情感,也不宜任其弥散、沉湎。一方面,我们要保留这份美丽感觉,让它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不妨适当排遣,在认同和接纳上下功夫。
首先是认同,主要是指华人对居住国的地缘认同、种族认同、血缘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等等。其次是接纳,主要是指居住国社会对华人在上述方面的接受和认可。一些针对海外华人群体的分析显示:认同和接纳程度比较高的,华人的归属感和融入程度相对较高,过度乡愁引发的负面情绪也相对较少。
对于第一代移民而言,地缘上的认同往往比较低,他们虽然可能已经加入居住国国籍,但往往还是执著于"我是中国人"。而第二、第三代移民因为出生生长在居住国,地缘上的认同有所提高。前不久,有朋友带着孩子第一次回中国过春节,记者问小女孩是哪国人时,她的回答是:"我是法国公民。"
尽管如此,海外华人的乡愁并没有消失甚至是减弱,原因何在?
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教授丁子江认为:地缘上的认同只是一个层面。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海外华人对居住国种族认同和血缘认同的程度并不是很高。而文化上的认同可能就更为困难了。文化适应的玻璃顶是无论何时都会存在的。不过,如果华人能敞开心怀,做些主观上的努力肯定是有所助宜的。
当海外华人面对中西方两种文化时,通常有4种选择:(1)放弃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西化。(2)拒绝、排斥西方文化。(3)两种文化都抛弃。(4)将两种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各取所长,舍弃其短。
加拿大的一些心理机构对华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作第一种选择的华人很少。作第二种选择的,通常会比较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只吃中餐,有的只与一个很小的华人圈子交往,他们总是孤独地咀嚼过去,很难适应当地的生活。作第三种选择的,会感到迷茫、混乱、无所适从,轻则抑郁、失眠,重则轻生厌世,甚至发生自杀的悲剧。而作第四种选择的华人则很少受"移民综合症"的困扰,也能很快融入当地社会。
对此,章军博士分析指出:"把中西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才是海外华人在文化认同上应该持有的态度。作为边际群体,两种文化的冲突必然会给海外华人带来一些困扰,但是如果他们能作出积极的选择,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心态,就可以成为跨越两种文化的一个桥梁,变不利为有利。"
乡愁的产生同样受到华人所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与居住国对华人的接纳程度有关。这一点,很多华人都深有感触。
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王燕子说:"华人在加拿大参政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主流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仅大大改善了华人的形象,也让我们的客居心理有了不小的改变。"
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邢志强说:"以前每逢过春节,想家想得要死,现在就不同了。有假期了,有老板的红包,还有外国朋友的祝福,再加上唐人街的年货和各种庆祝活动,有时候都不知身在何处了。"
华人在居住国接纳程度的提高自然与居住国政府积极的政策措施以及其他族裔的努力分不开,不过,海外华人的主动作为也十分重要。面对绵绵乡愁,海外华人对症下药,开出了不少"良方"。
--海外华人要先攻下语言关,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往,扩大在海外社会的接触面。法国有读者来信认为,要能用居住国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去表达见解和交流问题,才能较好地融入。
--老年人在海外生活要有目标,还要量力而为,多参加一些活动。旅居美国的老年读者介绍了自己的心得:可以参加当地其他族裔、社区或院校的一些节庆文体活动、社会活动以及邻里的交谊活动;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献一技之长,如教中文、太极拳、舞蹈等,弘扬中华文化;或者在家读书、练书法、画画、写作、栽花种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多参加丰富的华人社团活动,也是排遣乡愁的一剂良药。有的华人朋友谈道,在大纽约地区,就有许多华人合唱团,其中最出名的姚大叔合唱团,已经有了80多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有医生、有护士、律师和工程师……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华侨华人的业余生活,还有效地推介了华人文化。
--要真正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必须要摆脱"客居心理",积极参政,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位加拿大的华人说,近年来,加拿大华人参政议政的意识日渐增强,参政人数也日渐增多。不仅省级议会有华人议员,在联邦议会也有华人身影。仅去年11月,多伦多地区市级选举,有44名华裔候选人参选,最终有10人脱颖而出,创出华人参政的新纪录。"通过参政,华人不仅更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也让其他族裔改变了华人只重经济的印象。生活舒心了,乡愁自然也就少了。"
--还应该多多参加居住国的公益活动。菲律宾的读者说,在菲律宾,提到"华人三宝"--菲华防火会、华校和菲华义诊,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菲律宾华人捐献了数千座农村校舍,协助政府义务灭火,送医赠药,积极参加赈济洪涝、干旱、地震等各种救灾活动。"可以说,华人从事公益活动,大大提高了菲律宾华人的社会地位和被接纳程度,也为华侨华人落地生根、不断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外部环境。"
--构筑"心灵加油站",让乡愁自然流露也是一招。对不少漂泊在外的华人来讲,利用假期回中国旅游、探亲绝对是给心灵加油的不错选择。不能回来的,唐人街就成了一剂聊以慰藉乡愁的良药。很多华人周末都会到唐人街吃中国菜、买中国报纸杂志或是看国产电影。那儿既是华人聚会的地方,也是满足他们"中国胃"、"中国眼"、"中国耳"的地方。有的华人朋友说,到了唐人街就像是回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某个城市或是某条街道,连讨价还价都一样,感觉上好像是回了一趟家,乡愁也得到了排解。
不难看出,海外华人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认同和接纳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在居住国得到越来越多的了解和尊重;一方面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当地社会。
其实,我们应该看到:海外华人乡愁现象的产生,既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又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情感。面对悠悠乡愁,有人认为是无解心结,一生中乡思缠绵,也无怨无悔;有人主动排遣,调理有方,效果也不错。不过,不管怎样,如果能够敞开胸怀,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心态,当有助于跨越悠悠乡愁。
尤其对要落地生根的华人,难免要完成"自然水土"和"人文水土"的再塑工程,更需要积极地融入。但再塑和融入并不等于对自我的完全抛弃。排遣乡愁也不等于忘记过去、否定过去。正如一位加拿大华人在博客中写道:"乡愁无解,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乡愁也是份珍贵的精神寄托。希望海外华人不会以遗忘的方式解决乡愁。"事实上,如果处置得当,也许能把乡愁转化为心灵的"加油站",真正做到化不利为有利。(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乡愁是潜藏于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思念情绪,一旦远离故土,便会或急或徐涌流而出。乡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亲友、乡亲、同胞的思念;第二层是对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的怀念;第三层也是最深层的,是对历史文化的眷恋。
乡愁是什么?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乡愁有时候就是想念家乡的味道。"在美国达拉斯居住了20多年的尤文,虽然经常到唐人街吃中餐,但还是觉得不过瘾。有时,她还会飞回广东汕头,去吃地道的潮汕传统美食--"蚝烙",以解乡愁。
"乡愁有时候就是想念家乡的声音。"在北京长大的张小军在日本经营着一家超市,他告诉记者,一想家就会想起老北京胡同里的叫卖声,"磨菜刀的、打芝麻酱的、卖糖葫芦的,好听着呢。"
"乡愁有时候也是想念家乡的人们。"一位旅德的留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我的乡愁是爷爷的扁担挑着夕阳,是妈妈在灯下织毛衣的身影,是出国时朋友们的祝福和笑声……
"乡愁有时候还是想念家乡的方块字。"潘先生在澳大利亚从事摄影工作,他跟太太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唐人街买几本中文杂志或是新近出版的图书。"我是金庸迷,以前在国内随便跟谁都能神侃一番,在这儿显然不可能,只能时不时地把读过的书再翻上一翻。对我来说,乡愁似乎就在那一个个方块字里。"
乡愁几乎是挥之不去的--王珍雯老太太在美国生活了快40年,近来却决定回到家乡上海养老。"不是子女不孝顺,日子过得也很宽裕,可就是想家呀。其实,上海变化这么大,去哪儿都要先查查地图。不过,说也奇怪,一到浦东机场,我就觉得心里踏实了。"
乡愁常常又是不期而至的--在德国学习芭蕾舞的张静说:"有一次,经过一个乐器店,透过橱窗刚好看到一个小姑娘在挑选琵琶。当时,立刻就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涌了上来,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琵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家。"
乡愁虽言"愁",却是美丽的。"乡愁能够引发对亲情、对友情、对一切过往美好事物温暖的回忆,它有时候就像是一种无形的支撑力,成为我们在异乡拼搏时可以休憩心灵的归处。"旅居新加坡的于女士谈起乡愁,十分动情。
乡愁有时候又是酸涩的--特别是对于第一代移民而言,艰难的拼搏和心灵的孤寂,让他们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压力无从宣泄,只能默默地想家。已经在英国生活了6年的孙晓宇对记者说,刚出国的那两三年,一提到"家",常常会出现大家相拥而泣的场面。
的确,乡愁说来是如此的清晰,因为它总是浓烈、真切地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乡愁又是如此的模糊,因为它存在于每个人各自不同的心理体验中,难以捕捉和定格。
乡愁,在海外华人心中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也因此有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在著名诗人余光中看来,"乡"不同于同乡会之"乡","愁"的意义也不单纯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愁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层是亲友、乡亲、同胞;第二层是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第三层是历史文化。乡愁不仅是对生活过的故乡、故居、故人的怀念,更是一种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整个传统文化的故国时空。它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
在一些学者的分析中,乡愁既是一个时空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乡愁是人类羁旅异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所以,乡愁首先是个距离概念,离乡愈远愈浓重强烈。其次,乡愁的内容和对象往往是记忆中的昨日人与事,是个时间概念。与此同时,乡愁还是个文化概念。因为对海外华人而言,"故乡"不仅是狭义上的出生地或是籍贯地,更包括了广义的精神家园。
乡愁,是有层次的,是立体的。对于海外华人,乡愁就像一张透明的网,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
乡愁:为什么?
乡愁是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等合成的果子。"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的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结,植根于华夏儿女的骨髓之中。也正因为此,海外华侨华人的离乡之痛、思乡之苦往往会比其他族裔来得深远、绵长。
跟海外归来的朋友聊天,他们都有一种体会:乡愁总是很远,远在家乡,远在记忆的深处;乡愁又总是很近,现实生活中随便一桩小事也会触及对故乡的回忆。
在海外,乡愁的产生似乎不仅仅是因为跟故乡缺乏沟通交流。王铁洲是澳大利亚的一名留学生。他告诉记者:"其实,现在打电话很方便,特别是父母学会了网上聊天,我们每天都可以交流,还能通过在线视频看到对方,对家里和国内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是了若指掌,但还是常常想家。"
在海外,乡愁的产生似乎不仅仅是因为物质的缺憾。陈先生是20多年前到加拿大的,如今有一家小型服装厂。"刚来的时候,生活很艰难,心里苦闷。现在有车有房了,条件越好,饱暖越足,怎么反倒乡愁越浓了呢?"
在海外,乡愁的产生似乎也不完全取决于是否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美国华文作家黄运基移民美国已经50多年,早已加入美国籍,居住在白人占绝大多数的旧金山日落区,但他还是经常要去唐人街走走。他说:"我一到唐人街,心里就感到特别实在。"
那么,海外华人的乡愁从何而来?又为何如此绵长强烈?
记者为此请教国内一些心理学专家,他们指出,这是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传统文化因素等诸方面合力的结果。
其一、中国人有着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结。
"跨一步,便成乡愁。"中国人民大学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章军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敏感带,它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游子思归、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最深切、最浓郁、最真挚的一种情结。正是这种恋家的情结,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海外华人思乡的神经。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的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结,植根于华夏儿女的骨髓之中。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温暖的向往;无论走多远,家乡永远是心中的明月;无论走多远,亲人永远是思念的源泉。这就是乡土情结,它不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也正因为此,海外华侨华人的离乡之痛、思乡之苦往往会比其他族裔来得深远、绵长。
其二、华人在海外往往会体验漂泊痛感和生存痛感。
中国人心中永远解不开的乡土情结,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存观念。在《老子》一书中所描写的理想社会,其实就是这种生存观念的反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就是永远厮守着家乡的那块土地,永不离开家园。即使到了现代,这种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使得中国人常常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所以离开故土的海外华人,往往会觉得不稳定和无着落,体验到'放逐'的巨大失落和酸楚,体验到漂泊痛感。而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漂泊痛感的良药。这也能从一个层面解释,为什么华人会有如此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章军分析说。
"到一个新的群体中去生活,能否融入其中,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哲学上把这称为'生存痛感'。对于第一代海外移民而言,生存痛感更为真切,所以他们的乡愁也往往要比第二、第三代来得浓烈些。"
其三、华人在海外的孤儿心态或是边缘心态。
美国华文作家黄运基将华侨称作"海外孤儿"。从台湾移居美国的於梨华说:"别人都是有家可归的人,而我永远浪迹天涯。"有不少老华侨感慨地说:即使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也早已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但他们仍被视为"中国人"。这种"外人"和"他者"的处境,常常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边缘人。
为什么许多海外华人会产生一种边缘的感觉呢?
从事海外移民和华文研究的学者熊国华指出,首先是因为华侨华人"远离了一个情感上认同的家",从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样一来,他们一方面失去与家乡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种族、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别是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居住国的客体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是置身于社会的"边缘",是文化身份模糊的"他者"。所以,在这种心态下,即使是奋斗有成者,乡愁也如影随形。
其四、华人对文化寻根的执著。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内在行为要求,而海外华人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这种确认就显得更为重要。文化寻根就是要确定"文化身份",所以对他们而言,故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归属。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乡愁也变得更为厚重和悠远。
一位美国华裔社会学者曾指出,对文化寻根的执著,首先是因为海外华人在面对异质文化时,产生了认同危机。在异质文化的包围中,海外华人一方面汲取西方文化的某些长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另一方面,又在两种文化的对比和冲突中,更加鲜明地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珍贵,从而在异域更加自觉地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认同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海外华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坚守。这一点,从唐人街的繁荣可以窥见一斑。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唐人街,在那里,从中国的建筑到中国式的乡情、友情、亲情和伦理氛围一如国内。
"不过,海外华人这种自觉的文化寻根意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文化乡愁,而这一层面的乡愁是不会受到时空阻隔的。"
乡愁:怎么办?
跨越乡愁需要敞开胸怀,让"客居心理"得到适当调理。乡愁的倾诉常常让人感动,但即使再美好的情感,也不宜任其弥散、沉湎。一方面,我们要保留这份美丽感觉,让它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不妨适当排遣,在认同和接纳上下功夫。
乡愁人人有,到底怎么办?专家认为,乡愁的倾诉常常让人感动,但即使再美好的情感,也不宜任其弥散、沉湎。一方面,我们要保留这份美丽感觉,让它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不妨适当排遣,在认同和接纳上下功夫。
首先是认同,主要是指华人对居住国的地缘认同、种族认同、血缘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等等。其次是接纳,主要是指居住国社会对华人在上述方面的接受和认可。一些针对海外华人群体的分析显示:认同和接纳程度比较高的,华人的归属感和融入程度相对较高,过度乡愁引发的负面情绪也相对较少。
对于第一代移民而言,地缘上的认同往往比较低,他们虽然可能已经加入居住国国籍,但往往还是执著于"我是中国人"。而第二、第三代移民因为出生生长在居住国,地缘上的认同有所提高。前不久,有朋友带着孩子第一次回中国过春节,记者问小女孩是哪国人时,她的回答是:"我是法国公民。"
尽管如此,海外华人的乡愁并没有消失甚至是减弱,原因何在?
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教授丁子江认为:地缘上的认同只是一个层面。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海外华人对居住国种族认同和血缘认同的程度并不是很高。而文化上的认同可能就更为困难了。文化适应的玻璃顶是无论何时都会存在的。不过,如果华人能敞开心怀,做些主观上的努力肯定是有所助宜的。
当海外华人面对中西方两种文化时,通常有4种选择:(1)放弃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西化。(2)拒绝、排斥西方文化。(3)两种文化都抛弃。(4)将两种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各取所长,舍弃其短。
加拿大的一些心理机构对华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作第一种选择的华人很少。作第二种选择的,通常会比较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只吃中餐,有的只与一个很小的华人圈子交往,他们总是孤独地咀嚼过去,很难适应当地的生活。作第三种选择的,会感到迷茫、混乱、无所适从,轻则抑郁、失眠,重则轻生厌世,甚至发生自杀的悲剧。而作第四种选择的华人则很少受"移民综合症"的困扰,也能很快融入当地社会。
对此,章军博士分析指出:"把中西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才是海外华人在文化认同上应该持有的态度。作为边际群体,两种文化的冲突必然会给海外华人带来一些困扰,但是如果他们能作出积极的选择,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心态,就可以成为跨越两种文化的一个桥梁,变不利为有利。"
乡愁的产生同样受到华人所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与居住国对华人的接纳程度有关。这一点,很多华人都深有感触。
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王燕子说:"华人在加拿大参政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主流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仅大大改善了华人的形象,也让我们的客居心理有了不小的改变。"
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邢志强说:"以前每逢过春节,想家想得要死,现在就不同了。有假期了,有老板的红包,还有外国朋友的祝福,再加上唐人街的年货和各种庆祝活动,有时候都不知身在何处了。"
华人在居住国接纳程度的提高自然与居住国政府积极的政策措施以及其他族裔的努力分不开,不过,海外华人的主动作为也十分重要。面对绵绵乡愁,海外华人对症下药,开出了不少"良方"。
--海外华人要先攻下语言关,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往,扩大在海外社会的接触面。法国有读者来信认为,要能用居住国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去表达见解和交流问题,才能较好地融入。
--老年人在海外生活要有目标,还要量力而为,多参加一些活动。旅居美国的老年读者介绍了自己的心得:可以参加当地其他族裔、社区或院校的一些节庆文体活动、社会活动以及邻里的交谊活动;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献一技之长,如教中文、太极拳、舞蹈等,弘扬中华文化;或者在家读书、练书法、画画、写作、栽花种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多参加丰富的华人社团活动,也是排遣乡愁的一剂良药。有的华人朋友谈道,在大纽约地区,就有许多华人合唱团,其中最出名的姚大叔合唱团,已经有了80多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有医生、有护士、律师和工程师……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华侨华人的业余生活,还有效地推介了华人文化。
--要真正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必须要摆脱"客居心理",积极参政,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位加拿大的华人说,近年来,加拿大华人参政议政的意识日渐增强,参政人数也日渐增多。不仅省级议会有华人议员,在联邦议会也有华人身影。仅去年11月,多伦多地区市级选举,有44名华裔候选人参选,最终有10人脱颖而出,创出华人参政的新纪录。"通过参政,华人不仅更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也让其他族裔改变了华人只重经济的印象。生活舒心了,乡愁自然也就少了。"
--还应该多多参加居住国的公益活动。菲律宾的读者说,在菲律宾,提到"华人三宝"--菲华防火会、华校和菲华义诊,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菲律宾华人捐献了数千座农村校舍,协助政府义务灭火,送医赠药,积极参加赈济洪涝、干旱、地震等各种救灾活动。"可以说,华人从事公益活动,大大提高了菲律宾华人的社会地位和被接纳程度,也为华侨华人落地生根、不断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外部环境。"
--构筑"心灵加油站",让乡愁自然流露也是一招。对不少漂泊在外的华人来讲,利用假期回中国旅游、探亲绝对是给心灵加油的不错选择。不能回来的,唐人街就成了一剂聊以慰藉乡愁的良药。很多华人周末都会到唐人街吃中国菜、买中国报纸杂志或是看国产电影。那儿既是华人聚会的地方,也是满足他们"中国胃"、"中国眼"、"中国耳"的地方。有的华人朋友说,到了唐人街就像是回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某个城市或是某条街道,连讨价还价都一样,感觉上好像是回了一趟家,乡愁也得到了排解。
不难看出,海外华人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认同和接纳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在居住国得到越来越多的了解和尊重;一方面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当地社会。
其实,我们应该看到:海外华人乡愁现象的产生,既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又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情感。面对悠悠乡愁,有人认为是无解心结,一生中乡思缠绵,也无怨无悔;有人主动排遣,调理有方,效果也不错。不过,不管怎样,如果能够敞开胸怀,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心态,当有助于跨越悠悠乡愁。
尤其对要落地生根的华人,难免要完成"自然水土"和"人文水土"的再塑工程,更需要积极地融入。但再塑和融入并不等于对自我的完全抛弃。排遣乡愁也不等于忘记过去、否定过去。正如一位加拿大华人在博客中写道:"乡愁无解,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乡愁也是份珍贵的精神寄托。希望海外华人不会以遗忘的方式解决乡愁。"事实上,如果处置得当,也许能把乡愁转化为心灵的"加油站",真正做到化不利为有利。(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