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江苏
复兴之路艰难曲折 顶住压力顺势而为——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务实。本届政府是第一次非常罕见的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提出明确的增长目标已经不现实了。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一个最大的亮点,政府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GDP的增长,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完成增长目标关注数字,更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不会为了完成增长目标超发货币。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政府会更加务实,更加注重民生、民权,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让中国进入全面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第二个感觉就是压力。看一下今年的几个重要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以内,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第一压力是就业。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2020年要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的压力很大。记得在这个世纪初上个世纪末朱镕基做总理时,经济增长率按朱总理的话说是七上八下(7%-8%之间),每年的通胀不超过3%,当时的登记失业率是5%左右,注意是登记失业率不是调查失业当时率。实际失业率是大大超过5%的,但当时没有疫情,外部环境比现在好,更没有现在与美国这么大规模的贸易战,城市化刚刚起步,在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环境下都无法达到调查失业率6%的水平,现在要达到6%左右的,真的很难,这是第一大压力。

  第二大压力是通胀。为了改善民生,刺激经济发展,国家减政放权、减税降负,但是民生、社保的刚性支出不会减少,随着老龄化的上升,会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国际形势的紧张和台独活动的猖獗,国防预算2020年增长6%。假设超发货币引起的通胀,可以通过收缩流动性来完成,那么成本上升所引起的通胀几乎无法控制。比如农产品的上涨,现在全世界都在囤粮,猪肉价格上涨,虽然近期有所下降,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价格了。还有房价近期又动了,资产价格的上升往往是物价上涨的前奏。

  第三大压力是扶贫。国家的目标很好,但现实很残酷。由于疫情对第三产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在疫情没有控制前(疫苗没出来前)三产是不会恢复正常的,不少脱贫项目就是依靠三产,由于疫情不少人脱贫后返贫。

  高慧认为,化解压力要在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中央财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不计入财政赤字,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特别国债1万亿,不计入财政赤字,是这次报告中的又一个亮点。今年的财政政策非常的积级有效,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可以有效的应对财政收入不足,又不会引起通胀。1万亿特别国债非常引人注目,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在华尔街发行了战争债券,有效的帮助了林肯政府战胜南方,统一美国。这次疫情可以看做是一场战争,1万亿特别国债与美国的战争债券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要创造新的新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拉动内需。

  这次疫情是突然的超预期的,但危中有机,在这场危机中,发现网购、快递行业、网上教学非常的活跃。国家完全可以利用这次疫情,利用一些新的技术,创造一批新的就业岗位,比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同时上一些大的项目,即可以解决就业,又可以提升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西部大开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工程。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在疫情全世界蔓延,与美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大的今天,必须要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联系。世界人口70亿,中国只有14亿,国外市场规模与机会要远远大于国内,内需根本无法取代外需。2020年外贸不好做,但根据海关3月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2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5941.1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4%,比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疫情最严重的1-2月与东盟的贸易竟然是逆势正增长的。说明什么?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联系,一定可以找到新的市场机会。我国完全可以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加强与非州和拉丁美州国家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在疫中找机,积极拓展市场、发展外贸、做到与合作国家互相帮助、互惠互利、互利共赢。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清醒的看到,在病毒面前,全人类都在一条船上,只有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战胜病毒,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